第十一章 杀劫将至(1 / 2)

当天的城里,人很少,买饼的也寥寥无几,苏解第一次卖了一个多时辰,才把这100多个饼卖完,正当他准备收摊回家时,却从一位常来买他馅饼的人那里听到了一个惊天的坏消息:羌奴人要南下了……

三个月前,那些凶狠野蛮的羌奴人屠戮云州的场景还历历在目,男人都被杀掉,女人都被掳走,反抗者全被吊死在树上、钉死在木桩上,血腥能弥漫几十里,野狗撑得走不动路,他做了几十天的噩梦,每次都被嘶鸣的战马和闪着寒光的弯刀从梦中惊醒……

“你是怎么知道的?如今是冬季,更是下了大雪,羌奴人怎么敢南下?”苏解揪住那人的衣领,大声质问道,他不相信,他更不愿意相信。

“我有个兄弟在边军当兵,云州失陷后,羌奴人经常南下劫掠,他前两天来信说,代州的边军十四营已经有八个被打烂了,边境线上出现了很大的空缺,朝廷也没有派兵增援的举动,他说,羌奴人很可能长驱直下忻州劫掠,劝我们一家人赶紧南下避难,小哥,我看你是个好人,特地来提醒你的,你可别不信!”

苏解愣愣地望着对方,过了好半天才反应过来,忙将他放下,表达了一番歉意,那人也不知道苏解在想什么,匆匆离开了。

苏解不知道该不该相信这个消息,自从云州失陷后,代州就成了抵抗羌奴人的前线,但代州贫困,兵力衰弱,如果边军十四营真的折损大半,靠代州的府兵肯定是没法抵挡羌奴人的,不过听说代州东部的恒州和西部的朔州仍牢牢握在大魏手中,羌奴人若是敢深入腹地,这两州完全可以调度兵马,将之围而歼之,可问题是,现今的朝堂对地方控制力并不强,地方将领拥兵自重,配合作战,理想状态很高……

更要命的是,如果羌奴人借着大雪掩护,南下劫掠一番就撤回去,朝廷也很难找到机会合围他们……

苏解一路上都在想着这些事情,因此卖完馅饼后,没有过多停留,就急匆匆地回家了。

回到家中时,月娘正在与四儿一起做女红,两人不知道在聊什么,不停地咯咯笑着,脸颊还红红的,但看到苏解心事重重的样子,四儿便放下手头的活,接过夫君手上的篮子,问道:“夫君,今天怎么回来这么早?”

往常他回来,大多都是黑天以后,卖馅饼虽然很快,但他喜欢在街上闲逛,听听百姓的需要,也打听来往的消息,而现在,才刚开始笼上黑影。

苏解看了月娘一眼,稍微犹豫了一下,便开口道:“今天进城,有个客人告诉我,羌奴人可能要南下偷袭忻州……”

这两个妇人听到这消息,也是大吃一惊,大魏上下,无人不知羌奴人的凶残,四儿直接问道:“夫君,这消息可靠吗?”

“不好说,听说边军大半已经折损了,边防的缺口很大,如果羌奴人派轻骑南下劫掠,府兵根本来不及阻拦!”

月娘想了想,说道:“我看没有这么糟,这忻州与云州和代州不同,地方虽小,但物产丰富,兵精粮足,这段时间州衙一直在收拢北边下来的流民,来年就可以开始生产,况且宁襄城池坚固,只是小规模轻骑兵偷袭,根本攻不破城池,小郎君不用担心。”

苏解不置可否,而是转向四儿继续问:“四儿,你怎么看?”

“奴家觉得姐姐说得有道理,夫君不用太担心,我们才刚刚在这里安定下来,要是南下,到时候又要沦为流民了,苏郎,奴家不想再流浪了……”四儿突然走上前,环抱住苏解,把脸贴在了他的胸膛上。

是啊,有安定的生活,谁想再去流浪呢?四儿的话让苏解下定了决心,他摩挲着四儿的背,安慰道:“好,听妹子的,咱们哪也不去,夫君就在这里护着你,哪也不去……”

月娘轻轻叹了一口气,她不想再当电灯泡了,便很识趣地想要回去,但就在这个时候,院门突然就被撞开了,一个身着粉色裙衫的姑娘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与刚走出房门的月娘撞了个满怀,顾不得微微吃痛的脸颊,她就跑进了屋里,喊道:“小郎君,我可找到你了!”

竟然是屏儿,多日不见的屏儿,只是她怎么知道自己住在这里的?

还不待苏解开口,她就急切地说道:“小郎君,有祸事了,小姐吩咐我给你们送来老爷手令,让你们快些出城避难!”

听到“避难”这两个字,门口的月娘也愣住了,忙折回来,想听听来人的解释。

屏儿的手上拿着一封白纸,递到了苏解的面前,苏解打开一看,果真是一封手令,上面写着:持此令者,可进出宁襄内外诸城门,一干人等不得阻拦——刺史府。在右下方,还盖着一方官印,彰显着此手令的真实无误,手令字迹飘逸隽秀,唯独看上去缺乏了一丝阳刚之气,更像是女子所书。

“小娘子,这是何意?”苏解问道。

屏儿焦急地踱着步子,略微一思索,便决定不再隐瞒,“事前不及告知,还请小郎君见谅,奴家名唤屏儿,我家小姐其实就是韦刺史的千金,老爷得知小姐与小郎君多有来往,十分生气,便将小姐软禁了起来,昨日听一位送饭的仆人说,老爷可能要征调难民打仗,小姐听说后非常担心小郎君,因此盗取老爷的官印,伪造了这封手令,虽然不知道老爷征调你们做什么,但上了战场必然九死一生,请小郎君带着这封手令,速速出城去吧!”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