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惊涛骇浪44(1 / 2)

听到贾玥这么说,贾宝玉轻哼了一声,他天生讨厌八股文,诗词才是他的好爱和长处。贾玥想要和他比诗词,那可是正中了他的下怀。

正说话间,贾母却是在鸳鸯的搀扶下走出了房间。

看到她出现,众人纷纷围上去请安。

“你们说什么呢?”贾母和众人见礼之后,向他们问道。

“我正问他们功课呢。”贾政答道,“这孽障经济文章一窍不通,却说要和玥哥儿比诗词。”

“经济文章是学问,诗词歌赋就不是学问了?”贾母闻言顿时来了兴致,“诗词若是作得好,那也是大才子。”

贾政失笑。

贾母看了看贾宝玉和贾玥,露出了笑意:“你们只管作诗,作的好了,我有赏。”

贾宝玉闻言眼睛一亮,这有了彩头,他就更有动力了,他立刻向贾母道:

“老太太,不如你来出题。”

贾母四下看了看,一指墙上的几幅画:“便以这画儿为题吧。”

众人望去,却见墙上挂着四幅画,分别是:老叟垂钓图,牡丹图,童趣图以及百花争艳图。

贾母的神色有些复杂,因为这几幅画都是她的丈夫荣国公贾代善所作,这几日贾珍死去,她数次梦到了贾代善。

一众姑娘以及贾政连忙向那几幅图看去,心头思量要写什么,但此时,贾宝玉却是一拍手,满脸的喜悦:

“有了!”

这么快的速度让众人都是一惊,贾母则是满脸笑意:“快念。”

贾宝玉清了清嗓子,在原地踱了几步,然后缓缓开口:“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秋。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挂杖头。”

听到他的诗,众人都是一愣,贾政捋须而笑:

“此词倒是颇有趣味,写出了闲情逸致和青春跳脱,不错。”

一个“不错”让贾宝玉心花怒放,因为贾政很少夸他,这对他来说已经是极高的评价了。

贾母脸上的笑容更甚:“好,好诗!作的好!”

众姑娘们也点了点头,露出了赞赏之色,林黛玉也赞道:“倒还当真不错呢。尾联与首联相呼应,将访菊之情书写得淋漓尽致,一腔热情倾泻而出。”

这话更是让贾宝玉欣喜若狂,林黛玉的赞赏,对他来说高于一切。

他大笑了几声,以得意的目光看着贾玥:“玥弟,轮到你了。”

此时的他已经感觉胜券在握了,贾玥怎么可能赢他?

众人都以好奇的目光看着他,他们可都从来不知道他的诗词水平,不过想来应该挺一般的,毕竟,他以往这么多年都是痴痴傻傻的,哪里能作诗?

在他们的目光中,贾玥站到了那幅老叟垂钓图面前,缓缓吟道: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听到他的诗,贾宝玉猛然一愣,众女都是露出了诧异之色,薛宝钗更是美眸大亮:

“好诗!垂钓的潇洒活灵活现,细细品来,逍遥中深藏着几许萧瑟和孤寂,意蕴悠远,当真匠心独运。”

林黛玉也娇声应道:“玥大爷反复用‘一’,叫人觉得与江河山川融为一体,再辅以‘对酒当歌’之意,将诗与图的意境表现得分毫不差。前两句白描,后两句却有着无穷意味,倒是别出机杼。”

史湘云也点头称赞:“‘一人独钓一江秋’,钓的是鱼还是秋?是潇洒自在还是无拘无束?玥大爷当是懂垂钓之趣的。”

“赏一江秋景,感一江秋色,虚实相映,回味无穷。”贾政捋须赞道,“此佳作耳!”

众人的夸赞让贾宝玉呆立当场,脸上还残留着刚才得意的笑容,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贾玥竟然能作出这样的诗来。

可就在他惊愕莫名之时,贾玥却是来到了牡丹图前,他仔细打量了这幅图,再次开口:“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众人都是一震,纷纷露出了惊讶之色,他们没想到贾玥竟然又一次作了一首诗,可即便作诗,他应该作关于牡丹的事才是,毕竟关于牡丹的诗词数不胜数,可他竟然做了一首关于“苔花”的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