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权力的名义 8(1 / 2)

传的一幕,每当麦收时节,他会在机关大院门外挂出横幅“院内可以晒粮。”机关大院空着的上千平水泥地,方便了很多老百姓晒粮食,也成为了平日进出人最多的地方。

林卜的作风和为人,使得他成了群众的贴心人,他处处为乡镇建设着想。

诸如大建设,新规拨付了大量的款项来给乡镇建设工厂,但是高层官员却层层中饱私囊上千万的拨款。

看着手里寥寥无几的资金,林卜自然是不会惯着这些。

当日,林镇长带着几十名小镇警察赶路三小时到市区。

随后直奔市政大厅,本意是以此来倒逼上层吐出吞的钱。行动之突然,甚至惊动了当地驻扎的军队,地方守备队出动了防暴装甲车。

市政厅不少官员做贼心虚,得知不明警察冲进来,以为是来抓自己的,均都惊慌失措地逃跑。有一位更是心力交瘁,当场升天。

也难怪害怕,随便一件事揪出来,罪行都是离谱到家。颇为可惜的是,主事的老油条都不在,全是些无足轻重的小人物。搜查他们的办公室,也可能是碰巧,巡回调查组也在市内挖地三尺查那些高层。

终于,林卜也迎来了难得的机遇。

众多达官贵人总是隐藏他们的真正本性,表现得很正直善良,常常担忧害怕受到惩罚;林卜凭借自己的力量默默承受这一切,最后为所有的上头领导和更上层领导戴上了银手镯。

铲除这道阻挡的屏障之后,几十年来占据市内的那股灰暗势力及其网络均无所遁形并被一锅端。

自那之后,他被称作‘林疯子’,人们称呼他为疯狂的林。

林卜心心念念的拨款,经过担保特批,他成功地获得了工程的资金支持。

那段时间也是最忙碌的,早上五六点就出门,严格视察工作,甚至好几次晕倒在工地上。在建设当中,任何工程项目都是自己亲力亲为。

竣工数月后,一封来自市区警监部门高层的推荐信,林卜被直接调去市委任职了。

离开乡镇前,他没有对外透露任何消息。

离开那一天,他穿着老旧西装,几十块钱的旧皮鞋,还背着学生时代的帆布包。手里拿着那张通往北方市的直通列车票,只身一人前往市区。

最后顺利地抵达位于市区中心的行政大楼。

饿着肚子走进机关大院,与那些西装革履,皮鞋擦得锃亮,开着小汽车进来的同事们,显得格格不入。

在机关接待室面见了最高领导,畅谈甚欢。

林卜曾受到过中央的接见,上京市有位大人物对他很看好。

以北方市为试点,对林卜进行了放权,让他越级调动省检察机关,手握市财政大权,妥妥成了“林疯子”

于是在上层的高压下,北方市机关不得不让步。

林卜被委以重任,虽然是代理副书记,可就这么一个乡下来的不受人待见的泥腿子,半日就将机关翻了个底朝天。

然而除了这些,“林疯子” 还意味着什么呢?答案很简单:“他果真是胆大包天!”

哪怕是结婚有了孩子,也不能阻挡林卜的脚步。

有着上京市的大人物照看,他在北方市工作了十几年,送进去整整21位上级,这还仅仅是上级。

80年代的北方市蓬勃发展,完全得益于这位好领导。

如此正义的林卜,生活对他却相当残酷:他的妻子是一位忙碌的教师,工作更加繁忙到没有吃饭的时间。

一次偶然间,妻子在课堂上突发脑溢血去世了,这个突如其来的噩耗给林卜带来了难以承受的悲痛。

简单的葬礼,将妻子埋葬,而那天是林瑶的13岁生日,她哭得很厉害。

父女之间的关系似乎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就像是有一堵看不见的墙壁横亘在他们中间。

后来北方市高层多次更换,其领袖地位逐渐提升。

上京市的大人物则面临各方面施加的压力,并未调用林卜,但不想白白错过这般人才。

为了保住林卜,提了个折中的法子。

以赴南方学习的名义,将他发配到望海市,给个不大不小的职位,告诉他要呆很长一段时间,等待指示。

面对上京市的调令,他无法反抗,妻子离世,父母双亡,他只剩下一个女儿。而且北方市的敌对势力太多了,为了女儿的安全,换一个地方未尝不是件好事。

在市局给女儿办了转学手续,教育部门没有为难林卜,几小时解决。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