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鬼子46(1 / 2)

“赵大哥,鬼子!”

张小米一句话惊了就着凉水咽干粮的赵义。

吃饭也堵不住嘴的孙麻子和顺子在同一时间默契的不再言语。

张小米惊魂未定,使劲地往下压嗓子。

“就在坡后面,一队鬼子,有机枪,还有鬼子扛着个粗铁棍子。”

铁棍?

八成是掷弹筒。

赵义轻手轻脚的收起干粮,拧好水壶,双手握住中正式步枪。

往张小米说的坡后悄没声的爬上坡。

游击班挑选的休息地点,在一块两坡当间的凹地,距离山坡后面的山路只有很短的一段距离。

绕个弯就能走过去。

如果不是张小米警戒,提前发现了行进中的鬼子。

光顺子和孙麻子的说话声就足以暴露位置。

鬼子一个小队,当前几个排头兵,背囊上明晃晃的红丸旗。

整个小队有五十多人,三挺机枪,一个掷弹筒。

走在鬼子排头兵前面的是十几个黑衣黑帽斜挎盒子炮的汉奸。

行进队列急促有序,有明显的目的地。

“赵大队这是咋回事?鬼子咋出现在山里了?”孙麻子抱着捷克式咽唾沫。

底下这一队鬼子可不是搜索队,五十多人前后排列整齐,泾渭分明,有机枪、掷弹筒火力压制,有战术配合。

对上八路军或非嫡系国军一个连都不带怵的。

赵义把头缩回山坡后面,心中同样不解。

独立团刚带着全县城的鬼子在山里兜了几天,按理说他们现在应该在县城里好好休整。

怎么又大张旗鼓的进山了?

看这个行进方向——

赵义眉头深皱起,“小米,咱们从根据地出来走了多远?”

“能有将近三十里。”

“三十里?”赵义心头悚然一惊。

这队鬼子极有可能是去剿灭县大队!

赵义琢磨的不假。

潜伏在县大队的奸细,早早的察觉到不对,在进入岩穴据点前就传出了消息。

几日之后,如果没有收到回信,就是已经暴露,到某某地搜寻。

接到信儿的侦缉队长,提心吊胆的捱了几天,没接到回信。

揣着信儿就去县城,半路上碰到了这支被筱冢发怒派出来搜寻八路踪迹的鬼子小队。

这支小队的编制与常规编制的小队不同。

常规编制的小队,一般由七人小队部、三个十三人分队和一个装备了掷弹筒的八人掷弹筒分队构成,共有五十四人。

而下方这支小队,是为了对付八路军的游击作战编排的特殊编制。

每小队有六个分队,每分队有八人,有三个分队配置机枪,加上主官副官,全小队共有五十人。

为了加强火力,特意配备了一个两人掷弹筒小组,共五十二人。

算上前面带队的汉奸,能有六七十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