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刺杀要点(1 / 2)

钟伍一怔,旋即哈哈笑了起来。

中气不足,笑声虚弱,但却十分畅快。

“教员说我们革命党人最应该有乐观主义精神,你真是天生的乐观主义者。”

“这支枪,你得了。”

钟伍掏出一支系着红布的短枪,不舍的摩挲了一下枪身,就要扔给赵义。

赵义把被子半盖在钟伍身上,露出受伤的小腿,连连摆手。

“政委同志,你的腿发脓了,不能捂着。

至于这支驳壳枪,等你病好了再给我也不迟。”

“好,我等你来救活我。”钟伍把枪塞进被子里,苍白的脸上露出笑意。

“政委同志,你先好好养伤。”

赵义敬了个礼,倒退着关上门。

“义哥,钟同志怎么说?”顺子正好呼哧呼哧喘着走过来。

眼神越过赵义,看向背后紧闭着的房门,紧张而又担忧。

“没事,钟同志只是伤口发炎,还能好,没你说得那么严重。”

赵义接过顺子手里的木枪,询问道。

“顺子,你家今年种的葱吃完没?”

《赤脚医生手册》中记录的疗法简便有效,只需要用葱就能治伤,完全不需要名贵的药材。

可惜赵义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一门心思扑在自我训练和琢磨怎么对付鬼子上,没去种它。

顺子眼神中的担忧消去不少,疑惑的抬起头。

“葱?义哥你要葱干嘛?我家的早吃完了。”

“王大娘年年种,你要是想吃,就地挖两阔,大娘还能说啥。”

赵义拍了拍顺子肩膀,示意他跟自己来到院外。

“我爹临死前,给我留下了本书,上面正好有治政委伤势的法子,得用葱,

王大娘一个人不容易,一年到头就吃那两分地上种的葱,能少给添麻烦就少添。”

“那就得去找白老二,咱们村里虽然家家都种着葱,可都种的少,治病恐怕不够用。白老二家的地最多最好,年年都种半亩葱。”

“白老二。”

赵义低语重复了一遍,点点头,向村东头走去。

“行,知道了,你去忙吧。”

白老二是村里的大户,两个儿子都入了国军,整个赵庄属他最富。

小鬼子没打过来前,八路军打土豪分田地,打的就是他这种大户。

所以白老二对八路军向来没有好感,和村子里其他人也不对付。

想从他手里拿点东西出来,可不容易。

赵义停在白老二家门前,‘砰砰砰’的敲响门。

青砖白瓦,高墙大户,就连门都刷着红漆,周边几个村子找不出有这样深厚家底的来。

“谁啊?等着。”

两扇门吱呀一声打开,露出一个头发半白的矮胖老头。

穿着一身油光水滑的黑绸面的缎子,身材圆润富态,脸上也没有菜色,一脸的傲气。

“二爷。”赵义笑着开口。

“哦,你啊,什么事?”白老二不冷不热,平淡的上下扫了一眼。

目光落在赵义手中提着的木枪上时,有一丝明显的不屑。

赵义压住心底泛起的涟漪,将姿态放低。

“二爷,队伍上的同志受伤了,要治伤,得用上葱。

想着从您这借上点,来年我种上再还给您。”

“葱?二爷我活了一辈子还真没见过葱还能治病的。

不就是一个八路,死了他难道就没人打鬼子了?”

白老二呵的一声嗤笑。

“村里人都说,你赵义祖上是大清国的官,床底下藏着一个五尺长的檀木箱子。

箱子里都是实打实的银锭子。

想要我家的葱?拿你家的银锭子来换。”

“二爷,我家世世代代都住在村子里,哪有您说得这么邪乎。”有求于人,赵义奉承的笑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