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被无视的成基命(1 / 2)

钱谦益呐呐无言,有心想要反驳,那些泥腿子有没有饭吃关我钱谦益何干?流寇造不造反有关我钱谦益何事!左右这个大明都是你老朱家的,我钱谦益当官发财天经地义!

然而想归想,说出来却是万万不能的。

见钱谦益不语,崇祯冷哼一声,今日朝议的两件大事。

一件是宣大被寇,主战;

另外一件,则是魏忠贤亲赴江南收税。

此时还是天启七年十一月,崇祯连自己的年号都还没开始启用,朝堂上属于魏忠贤的阴影还在,东林党人并不多而且属于青黄不接的时刻。

东林党第三代领袖水太凉还只是个吏部右侍郎,手中没有实权。

成基命虽然是吏部左侍郎,一等一的实权职位,奈何此时的吏部尚书还是著名阉党顾秉谦,著名能臣东林党死忠王洽还没有复起。

虽然顾秉谦这段时间因为魏忠贤的失势而惶惶不可终日,但成基命要想利用职权在朝中大肆安插东林党人那也是做不到的。

这就造成天启末年到崇祯二年之间,阉党人人自危对于皇帝的话十分服从,唯恐惹得皇帝不高兴被清算;

而东林党此时还没有来得及大规模入朝,并且少数几人也没有占据显要的实权职位,实力不强。

朝堂上,崇祯说话还是比较说一不二的。

因此这两件大事十分利落的安排了下去,并没有遭到百官激烈的抵制。

而当成基命在家中收拾好行囊,惴惴不安的准备出发前往宣大之时,王承恩忽然找上了他,递给他一封上了火漆的信笺,说是交给大同参将方资昆的。

成基命对于皇帝单独发给方资昆的手谕十分好奇,无奈手谕上封着火漆,一旦打开必定会被看出,只好强忍着心中好奇前往大同府。

一路急行数日,成基命带着家丁终于赶到大同城下。

大同参将方资昆早就得到兵部资文,因此带着部下在城门外迎接。

明末文贵武贱,成基命对这个毕恭毕敬的参将也没什么好脸色,只是径自入了大同府。

方资昆也不敢流露出任何不满,在设计剿杀了贵英之后,他自己也已经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太过莽撞,很有可能因此导致大明与林丹汗开战。

所以一路上即便成基命都没什么好脸色,但方资昆对这个所谓的监军还是十分的忍让。

来到方资昆准备好的住处之后,成基命直接取出崇祯手谕递给方资昆道:“这是陛下给你的手谕,接着吧。”

方资昆大感诧异,按理说朝廷如果要治罪的话,直接一道圣旨就下来了,何必给个手谕。

手谕也就是皇帝要对地下臣子交代的话,要治罪的话是不会用手谕的。

既然接到的是手谕,也就是说崇祯八成还不会治罪他,但方资昆还是有些紧张的接过手谕,迫不及待的揭开火漆看了起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