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魏忠贤(1 / 2)

其实明末的商品经济已经达到了顶峰,尤其是在江南地区贸易更是繁荣。然而跟任何一个朝代一样,当经济发展到最后,最挣钱的行业都被地主士绅与士大夫阶层垄断,大量的白银被资本束之高阁。

这就造成民间并不是没钱,但老百姓却普遍穷的要死,以致百姓活不下去,纷纷响应流寇导致崇祯末期流寇越剿越多。

王安先是剖析了一番大明的经济现状,随后总结性的说道:“虽然民间很有钱,但你会发现大明的皇帝很奇怪,从未对这些真正有钱的阶乘下手,总是盯着那些农民嘴里的救命粮下手,这是为何?”

崇祯没想到王安忽然会问他,一时有些语塞。

王安也没等崇祯回答,自顾自叹息道:“其实皇帝也不是不知道这些人有钱,但是每当皇帝想从这些人手上拿银子的时候,总是会有大臣跳出来说:“你这是与民争利,非仁君所为!”

崇祯感同身受的点了点头,差点没忍住附和起来!

自己刚登基,那些劝谏自己废除商税的奏疏便像雨点一样的堆上了他的案头,各种理由简直占据了所有的道德制高点。

仿佛崇祯不下令废除的话,便是商纣一般的暴君。

王安继续道:“可是对底层百姓加征加派就不是与民争利,对真正有钱的士绅豪门征收商税就是与民争利了?简直可笑!”

“更何况,如今朝廷为难正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时,他们口口声声自称大明的中流砥柱,不是更应该做个表率有钱出钱么!”

“说的好!”崇祯忍不住站起身喝彩道:“好一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何该如此、何该如此啊!”

见崇祯激动的面上都冒汗了,王安不由轻笑道:“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件事也就是喊喊口号罢了。”

“你想想,朝堂上的大员们有几个是出身寒门的,即便有那么几个,当了官以后其身后的家族自然也是水涨船高,朝廷对他们免除徭役赋税不说,家眷利用官员的职权兼并土地做生意,只要不是太傻的也都成了新的地主豪绅。”

“也就是说地方上早已经是官商一体,朝廷要收地主豪绅的税就等于是从大臣们的口袋里拿银子,不拼死反对才怪!”

“不是我说,咱这位崇祯皇帝最好面子,那里能拉的下脸跟百官为了银子争的面红耳赤?就是一人一口唾沫,也罢皇帝淹死了!”

“也就只有魏忠贤这种阉人无所顾忌,才能治的了那些嘴皮子贼利索的文臣了。”

最后这两句话出口,王安惊奇的发现堂弟和管家同时面色难看,一副想说些什么却又不知如何开口的样子。

憋了半天,崇祯才沉闷道:“可魏阉这种奸贼如何能够重用,只怕再次为祸朝政啊。”

王安笑道:“这就看皇帝的手腕了,更何况太监要为祸朝政必须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皇帝无能,这才会导致大权旁落让阉人有了狐假虎威的机会!”

“堂弟啊,你记住一句话。太监才是坚定的皇权支持者,因为他们的所有权利都来自于皇帝,没了皇帝他们什么也不是!”

“魏忠贤不是厉害么,权倾朝野、党羽众多,可皇帝真想要他死的话,也就是一道圣旨的事儿。”

崇祯闻言顿时有一种茅舍吨开的感觉,他就觉得自己登基以来拔除阉党的过程简直不要太顺利了,可以说是没有遇到任何的阻力。

原本还有些沾沾自喜,但如今想通了皇帝和内监之间的依存关系后,顿时明白了真相。

“嗨,说这些干什么。”王安打了个酒嗝,喃喃自语道:“估摸着时间,魏忠贤的末日也该到了。”

说完,昏昏沉沉的趴在桌上醉了过去。

看着已经开始打呼的王安,崇祯面色凝重道:“大伴,你觉得魏忠贤能够为朕所用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