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终于见到人 21(2 / 2)

初一晚,林秉文沐浴更衣烧香完毕后,指挥着家仆将六个天灯点燃,缓缓升空。

“呀,这是谁家放的天灯吗?”长街上还有路人行走,见有天灯升空立马招呼人看。

“怎么可能是天灯。”

“天灯不能飞如此高的。”

宁子远在宁府,也远远的看到了飞在空中的星星点点。恐怕明天一早,林秉文为祖父放天灯祈福的事情会传遍京城。知道林秉文文才斐然,宁子远还专门让他在天灯上题满诗词,若是有人捡到,肯定是他扬名的好机会。不知道这一番操作能不能把林秉文的名字传入珣王耳朵。

果然不出宁子远所料,京城的八卦传得非常快,连红袖她们都在谈论林秉文的事情,传闻京中已经有达官贵人想要向林秉文购买天灯用来祈福。

初三,宁子远再次陪着林秉文备好礼物去珣王府。这一次居然真的林秉文的大名好使一些,门口的守卫见他后将他的帖子和玉髓等礼物接下传入王府。林秉文和宁子远静默的立在在门口等待。差不多过了快一个小时,有人传话说他们可以进去。在外面还跪着的人炙热的眼光中,林秉文和宁子远从侧门在引路太监的指引下进入珣王府,林福安和松延都被留在了府外。

从侧门进去,饶是宁子远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也免不得被震惊到,王府布局规整,亭台楼阁交错,歇山转角、重檐重栱、绘画藻井、朱门红窗,所以物品都充分体现了皇家的金碧辉煌与富贵,连铺路用的石子都是一般大小显然经过精挑细选,他们路过的时候有多名侍女正跪地一颗颗的擦着路上的石子和仔细清理着地板。

琉璃瓦屋顶,汉白玉台阶,各种纱帘随风荡漾,回廊雕饰精美,简直比宁子远见过的故宫还奢华。到处都有侍卫腰佩兵刃站立,宁子远还感受到屋顶也有高手蛰伏,能感知道到的人不在少数,更何况还有自己感知不到的暗卫。走了好远,宁子远发现他们也仅仅是在整个王府的外围。引路的太监走到一进门处,跟门口的侍卫禀报是珣王同意见的人,点头放宁子远和林秉文二人进去,又是另外一个引路的太监,感觉已经是内宅,侍卫更多,基本是十步一岗,侍女往来更加频繁,宁子远连忙学着林秉文的样子低头,只看着脚下的路,不再乱看,差不多又走了十几分钟,引路太监示意二人站定,让宁子远在原处等待,只让林秉文一人进去。见林秉文跟着另外一个太监又走远,宁子远默默的想,其实就不该让自己进来,他走累了低头也低得很累,颈椎病快犯了。

好无聊。等了快一个时辰。

宁子远见一旁的太监也不说话,只立在一旁,悄悄的伸直了腰看园子里的陈设。只有一个字,壕,两个字,有钱。所有的东西都不是寻常官宦人间可以见到的,连花都比其他地方见的要大要绚烂,跟珣王府比他们宁府就像一个平民窟。

一阵梅香,抬眼看去,宁子远见许多梅花树立在一旁,现在虽然是初春,梅花却开得正好。宁子远以前受诗词影响,觉得梅花是开在冬天,后来才知道早春也是梅花的花期。宁子远有些奇怪,京城中梅花种在院子里比较少见,一般王公贵族家会觉得梅跟霉同音有些晦气,所以都是在郊外有专门赏梅的园子。

“疏影横斜,暗香浮动。”真是好景致,宁子远忍不住感叹。

宁子远刚说完,一个小太监疾步走到了跟前:“宁公子,珣王殿下召见。”小太监的语气比刚才对林秉文客气许多,腰也弯得更低。

“我?”宁子远有些懵,怎么回事。但容不得他多思,立马点头冲小太监道,“好,烦请带路。”

跟着引路太监往里走了一阵走到了一进院落,看这规格和门口伫立的一大群侍卫、太监和侍女,宁子远知道这里是正殿。引路的太监跟门口站着一个十分英俊的男子禀报宁子远已到,男子微微颔首引着宁子远入内。房内很大,入内看到的是多个伺候的太监和侍女静静的站着,珣王就在水晶帘后懒懒的倚在软榻之上,腿边围着的是两个捶腿的侍女。

“殿下,宁首安之子宁子远到了。”男子弯腰禀报。

宁子远撩开长袍,双膝跪地,老老实实的给珣王磕头行礼,“宁子远见过珣王殿下。”万恶的旧社会。

珣王一个眼神,一旁的人就明白他什么意思,珣王的贴身总管指挥一个侍女将一个托盘放到了宁子远眼前,“宁公子是否知道这张布上的刺绣是何人所绣?”

宁子远抬头,看了看托盘里的白布,白布周边细细的绣着祥云的图案。这不是当时装玉髓是为避免碰撞,自己顺手放匣子里的云锦,云锦是魏姨娘绣给他做的外袍裁下来的,难道是犯了什么忌讳?不能不作答,宁子远道,“是府中姨娘所绣。”

话音刚落,宁子远就听见了掀珠帘的声音,一双精美的靴子移到了自己跟前,目光上移只看到的是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