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秋闱张榜66(1 / 2)

中秋夜的欢愉渐渐退去,随着月影西斜,朋友们依依不舍地告别,各自踏上了回家的路。

小院恢复了宁静,只有偶尔传来的虫鸣和远处的犬吠,陪伴着李麟戟度过了这个难忘的夜晚。

次日清晨,李麟戟起了个大早,中秋的余韵尚在心头萦绕,

但他深知,自己的路还很长。秋闱的成绩即将公布,这对他来说,是检验自己学识的第一关,也是步入官场的重要一步。

他换上朴素的衣衫,来到书房,窗外的阳光正好,透过窗棂洒在书桌上,显得格外明媚。书桌上摆满了经史子集,旁边还堆放着几卷自己精心整理的读书笔记和心得。

李麟戟深吸一口气,拿起笔,开始复习起之前备考的内容。从《诗经》的雅颂,到《春秋》的微言大义,再到《论语》中的仁政思想,他一一温习,时而提笔记录新的感悟,时而闭目沉思,仿佛与古代先贤进行着跨越时空的对话。

除了文史哲的复习,李麟戟也没有忘记锻炼自己的书法。在唐代,书法是衡量士人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李麟戟提起毛笔,蘸了蘸墨汁,手腕轻转,一个个苍劲有力的字跃然纸上。书法不仅是一种艺术,也是他修炼心性的途径,每一笔一划都蕴含着他对未来的期许和对学问的敬畏。

李麟戟的书法,融汇了多家之长,既有赵孟頫的圆润流畅,又兼备颜真卿的雄浑刚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运笔之际,如同行云流水,又似山岳巍峨,展现出一种超越年龄的沉稳与大气。

李麟戟放下毛笔,后退几步,凝视着案上刚刚完成的书法作品。

阳光穿透窗棂,恰好落在宣纸上,为那刚劲又不失柔美的字迹镀上了一层金辉。他的眼神中流露出深深的满足与自豪,仿佛在那一瞬间,所有的努力与坚持都得到了最好的回报。

他缓缓走近,手指轻轻滑过那些还带着湿润墨香的字迹,感受着笔墨间的起伏与力量。

这些字不仅代表了他的书法造诣,更是他心性与理想的体现。每一笔都像是与历史上的书法大师们进行了一场穿越时空的交流,又仿佛是在向未来传递着自己的执着与追求。

要是再有个印章一盖就更完美了。李麟戟微微一笑,心里不住思索美事。

万一哪天穷困潦倒了,去街上卖字,说不定,还能吸引几位眼光独到的富商巨贾,争先恐后地竞价。

时间在李麟戟埋首书堆、勤练书法的日子里悄无声息地流逝。

秋雨再润长安城,在淅沥沥的秋雨中,长安城迎来了秋闱放榜的日子。

李麟戟再一次被孙良才拉着去看秋闱放榜,与之前不同的是,这次身边多了程处默、李雪雁等一众朋友。

与县试不同,秋闱放榜是两张榜单一同放出。

甲榜三十人,乙榜其七十名。

共计一百名,凑成今年大唐秋闱中榜学子。

不管是甲榜或者乙榜,只要是在榜的考生都赐“进士”身份,也意味着有了做官的资格。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