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才分九品(1 / 2)

“列位,咱们书接上回!”

“且说那才子范闲受二皇子相邀一聚,却在途径牛栏街时突然闻到一股幽涩怪味,接着便不由分说拽着手边之人从车厢之中奋跃而出。”

“这股味道原是取自某种毒蛙的箭毒,名为苦忍之毒,最是见血封喉,范闲幼年历练时便已熟知。”

“而就在他纵身跃出的同时,一块巨石也呼啸袭来,将他所乘车马瞬间砸的粉碎……”

茶馆之中,马良端坐桌案之后,桌上唯有茶碗水壶惊堂木三物。

他坐姿端正,吐字清晰,嗓音洪亮,讲述的绘声绘色,将听众的情绪也调动的随故事情节变动而起伏不定,端是引人入胜。

所讲,正是名为《庆余年》的长篇故事。

故事内容精彩绝伦,有尔虞我诈的庙堂风云,有惊心动魄的拼死搏杀,也有儿女情长的风花雪月,更有热血沸腾的少年侠气。

别说是如今娱乐方式极其匮乏的汉末三国,即便是千年之后的前世,这个故事亦是无比火爆。

当初马良刚在茶馆开书之日,便在周围街巷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让平日门可罗雀的茶馆顿时人满为患,惊得茶馆老板以为来了劫匪,差点惊动附近府衙。

哪怕在理清现实之后,茶馆老板还是唯恐店面有什么闪失,将店内买不起茶水的客人全都轰了出去。

致使直到当日休书,店门外七尺宽的街道都处在堵得水泄不通的状况。

也正因为见识过如此盛况,当马良找到他商谈合作事宜之后,茶馆老板甚至都没犹豫一秒便接受了所说的全部条件。

不仅将店内原本典雅的装潢改成了如今这样类似前世课堂一般的风格,收费方式也改成了茶水畅饮,门票和糕点付费。

更重要的是,门票收入与马良五五分成。

一本《庆余年》诉说庙堂风雨,更道尽百态人生。

前来茶馆听书的多是商贾子弟,或是失意士人,他们心中也清楚自己的人生早已基本定型,不会有太大的改变,既无缘庙堂争端,又远离江湖血雨。

但马良所讲述的故事,却是满足了他们心中的向往!

他以精彩绝伦的故事引流,加之清香提神的茶水作陪,让这间茶馆的名声极短时间便在襄阳打响,生意也是一如既往的长红火爆。

坐在后排的刘备也是头一回听这样跌宕起伏的故事,哪怕他只是半途听起,但在马良抑扬顿挫的讲述之下,没几句便被深深吸引。

听到数名蒙面剑客围攻范闲时,他会不由为其捏一把冷汗。

听到重伤的藤子京不顾自身伤势仍要飞扑牵制巨汉时,他又立刻因为此人的义薄云天而引为知己。

听到范闲转危为安之后,他又开始随着马良的讲述开始分析书中情节,想要理清楚究竟是何人暗中下此毒手。

“而在父亲范建离开之后,范闲眼神却是突然冷了下来,望向昏暗房间中的一处角落……”

茶馆前方,马良的声音却突然戛然而止,端起一旁早已凉透的茶水不紧不慢的浅饮品尝起来。

刘备原以为他只是渴了,简单喝两口润润嗓子,却未曾想到这一喝却根本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而且故事分明正讲到关键时刻,就像好不容易费力绷紧了弓弦,却等来了取消放箭的命令一样心痒难耐。

刘备很想起身上前追问后续故事发展,但碍于自己的身份又只得悻悻放弃。

再精彩的娱兴节目终归也只是闲暇时的消遣,如今汉室垂危大厦将倾,他又岂能顶着汉室宗亲的身份去结交一个小说家?

将面前的茶盏一饮而尽,就当刘备想要起身离开此处时,前排听众突然有人朗声喝到。

“鸿宾楼赵蒙打赏马先生百铢!”

一旁待命的茶馆小厮刚赶到说话之人身旁,他便递出一小袋早已准备好的铜钱。随后更是起身向周围抱拳拱手。

“欢迎诸位常来我鸿宾楼聚宴。”

紧接着,不远处一个书童朗声长喝“向条公子打赏五百铢!”

“蔡道贵公子打赏五百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