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腹黑、心狠手辣的袁绍?34(1 / 2)

大汉的转折点,要来了。

在接到探马张起的通知之后,十八路诸侯尽皆起兵,奔向虎牢关。

却说汜水关那边,董卓的将领赵岑见董卓已弃洛阳而去,便献了汜水关。

本就快要拿下的孙坚驱兵先入。

虎牢关这一边,十八路诸侯以及刘关张在进了虎牢关之后没有多过停留,直接引兵追袁绍曹操,直奔京师洛阳。

由于一夜的攻伐,袁绍和曹操大军早已人疲马乏,见追上来的十八路诸侯,袁绍曹操心中大喜。

大家一起拥兵杀向京师,生怕救人救晚了。

而本来以为也能跟着一起杀进京师的张起,却接到命令,被留在了后面。负责跟袁绍手下的其他几个亲兵一起,护送此前从京师逃出来的袁氏一族的族人回京师。

“驾!!”张起跟其他几个亲兵将领在前面骑马引路。

他不知道,此刻他身后的袁氏一族的族人们却是心情复杂。

尤其是太傅袁隗、安国亭侯太仆袁基。

看着前面高举着‘袁’字大旗的袁绍将领,回想起此前袁氏一族的遭遇,安国亭侯太仆袁基也就是袁绍和袁术的哥哥,世家袁家未来第五代接班人的袁基心情复杂。

他们真的没想到,袁家安排入京的外将董卓会失控。

董卓其实曾为叔父袁隗的属吏,正是靠袁家的提携才得以升居高位,所以叔父和自己断定他入京后必定会依附袁家,帮助袁家掌权。

到时候,外戚集团与宦官集团都被铲除,朝廷一下子就陷入了权力真空。而袁家士人集团正好可以填补真空,趁机掌控大权。叔父袁隗德高望重,自己和袁绍、袁术三兄弟都身居高位,掌握京师的车马与军队,那未来朝廷就是袁家说了算。

包括其他世家门阀,也得仰袁家的鼻息。

这也是当初弟弟袁绍说出这个建议的时候,自己和叔父答应的原因。虽然自己和叔父没有告诉弟弟袁绍自己二人心中的真实想法。

说实话但是弟弟袁绍也没那个脑子能想这么远。

在此之前,袁氏一族的很多决定谋划其实都是袁基和太傅袁隗做的。

可谁都没想到,董卓入京后野心膨胀,迅速掌控了洛阳兵权,为了提升自身威望竟然决定进行废立。

弟弟袁绍当时担心大权落入董卓手中,于是坚决反对。

当时自己等人也没多想,现在回想起来,本初他是不是故意的?

因为后来弟弟袁绍、袁术一逃,袁家直接丧失了兵权,导致自己和叔父只得同意董卓废立。袁氏一族彻底失去了对局势的控制,自己和叔父只得暂时依附董卓。

相比之下,本初他在外面则是一呼百应,形成了今天的局面。

如今这天下百姓只知袁绍,根本不知道自己袁基这袁氏一族的接班人。

甚至,袁绍就代表袁氏一族!袁绍已经‘超脱了’袁氏一族。

而袁氏一族更是差点被全数诛灭!

真的太险了!差一点,就差一点啊。

“士纪,别多想了。我知道你在想什么。”马车上,看着袁基忧心忡忡的样子,太傅袁隗轻声说道。

“如果本初真如你想的那般,他就不会通知我们离开京师,我们早就落入董贼的毒手了。”太傅袁隗说道。

“这一切太巧了。如今的本初,跟以前我认识的袁绍,简直判若两人。行事果断、谋略无双,算无遗策。”袁基喃喃道,心情复杂。

“叔父,你说他之前通知我们离开京师,会不会是故意的,也是谋略的一环?”袁基再度问道

“你是说?他……他是为了博一个名声?”太傅袁隗忍不住说道,更是看向袁基。

太傅袁隗简直是浑身一颤。

“不能吧?”太傅袁隗忍不住说道。

“希望是吧。”袁基说道。

袁基知道,今日等弟弟袁绍进了京,救了无数黎民和大汉之后,弟弟袁绍的威望将会更加的如日中天。

他甚至能想象的到文武百官,世家门阀、全京师的百姓感激涕零他袁绍的样子。

而这一切的一切,本来应该是自己的。

要知道,自己不光是嫡出,而且是长子长孙。是袁氏一族真正的接班人。

自己作为嫡长子承袭父亲的爵位,直接成为安国亭侯,更是很快做到了九卿之一的太仆。而弟弟袁绍、袁术只能从基层一步步做起,慢慢向上升迁。

此消彼长,袁基想想都觉得可怕。

“叔父你想一想,昨日我们因为本初的传信活了下来。我们整个袁氏一族都对本初感激无比,上上下下看本初的眼神都不对了。”

“而今日,如果同样因为本初的传信活下来,整个京师和的世家门阀会怎么看本初?天下门阀世家,恐怕都将归心与他!视他为天命之子。”

“是不是有点故伎重演的意思?既借董卓的刀杀人、打击门阀世家的力量,又让袁氏一族,甚至让无数门阀对其感恩戴德。”袁基说道。

这话一出,太傅袁隗脸色都是大变。

“不可能,不可能的。本初心地宽厚,不至于如此阴险啊。何况打击门阀,这是取死之道啊。”太傅袁隗说道。

“所以他才借刀杀人啊,动手的是董卓又不是他。别人不知道,可是我袁家本来就是这么想的,但是没想到本初他这么狠。”

“知人知面不知心。叔父,那日我们哪怕我们稍微犹豫一下,我等是不是就已经身死魂灭了?而现在,相比之下,我们全都成了局外人。”袁基再度说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