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迁都!末日!拯救!31(1 / 2)

董卓的动作,太快了!

一夜之间引吕布星夜回洛阳,聚文武于朝堂。

杨修的父亲司徒杨彪没想到董卓这么快就回来了。

等来到朝堂的时候,他猛然发现朝堂的氛围极其的压抑和肃杀,其中一小部分官员已经到了。

在按照次席‘就座’之后,想到袁绍探马连夜通告的事情,尤其是想到儿子杨修的话,杨彪就是坐立不安。

另一边。

在进朝堂的皇宫巷道上。

“今日丞相回来的好快啊。”一些不知情的文武百官说道。

“是啊。不知道这么早召我们来朝堂有何事?”

“不知,去了就知道了。那董卓在虎牢关大败,今日回来,恐怕要大发脾气了。”一部分文武朝臣说道。

“呵呵。”

其中有一部分官员昨夜也收到了袁绍探马的亲自拜访。

“昨夜你可收到了袁绍探马传来的消息?”有官员忍不住说道。

“什么消息?”一个武将忍不住问道,其他人也忍不住看过来。

“这袁绍不知道得了什么失心疯,说董卓动了迁都的心思,说回来之后就会商议迁都之事。还说让我们举事,否则就是坐以待毙。简直是荒唐至极,直接被我轰将出去。”一个官员说道

“哈哈,那袁绍真的是这么说的?简直是可笑之至啊。”一些没得到的消息的官员忍不住大笑道,简直是当成笑话了。

“何止如此,那袁绍还说董卓会挖掘先皇和皇陵,甚至诛杀全城富户门阀……挖陵,尽取其资。”另一个收到消息的官员说道。

“简直是一派胡言啊,董卓他敢!哪怕是迁都,我朝中各位忠臣岂能让他如意?”其他人听了直接说道。

“是啊。”

“我本以为袁绍非凡人,结果看来,恐怕也不过如此。”

“是啊。若是他日袁绍杀回来,恐怕又是一个何进董卓啊。”

“当初董卓进京,还是他袁绍造的孽呢。袁绍此人我从小看他长大,不堪大用。”

“嘘~~”在走向朝堂的路上,这些官员们议论道,完全不把袁绍传进京师的消息当回事。甚至不乏取笑嘲笑之意。

听到这些,一同在路上的尚书周毖、城门校尉伍琼两人笑了笑。

两人真的想不明白,袁绍袁本初到底脑袋出了什么问题,竟然散布这样的幼稚可笑的谣言。

说实话,两人是真的有点怕了。

他们怕的不是董卓真的迁都,迁都的话,两人竭力反对,他们就不信董卓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何况两人也不相信董卓敢动了迁都,甚至什么挟持天子的事情。

他们怕的是,袁绍身为十八路诸侯的盟主,竟然是这样儿戏和荒唐的人。这如果袁绍真的代替董卓进京了,岂不是又是一个董卓?甚至比董卓还荒唐不堪?

此刻行走在走往朝堂的皇宫巷道中,尚书周毖、城门校尉伍琼不知道,甚至其他正在小声议论的文武官员们不知道。

在听到这些的时候,尤其是听到袁绍昨夜曾派人来通告文武官员们迁都的事情。

这巷道中一个军士脸色稍变,很快消失在人群两侧。

时间很快,虽然董卓这次朝会的时间要求的比较早,但是文武百官陆续都到了。

在各自入座的那一刻,文武百官一如平时一样看向了董卓。

丝毫没有把刚刚议论的袁绍的事情放在心上。

同样,那尚书周毖、城门校尉伍琼也没当回事。

不过袁绍虎牢关大胜的事情,大家还是颇为欣慰和振奋的。

现场,只有司徒杨彪和司徒荀爽心脏砰砰砰直跳,直勾勾的看着董卓,尤其是看着旁边不远处坐着的东洲的谋士李儒。

“丞相,不知道今日这么早召我等来朝堂有何事?”同时尚书周毖开口了。

整个朝堂的文武也都看向董卓,也是好奇的很。

想到董卓和吕布新败,文武百官更是心中一脸的快意,不少人脸上的笑意甚至都非常明显。

而再看那董卓先是扫视了朝堂文武一周,看到基本都到齐了之后。

董卓先是看了一眼李儒。

李儒轻轻的点了点头,捻了捻自己的胡须。

下一刻,董卓开口了。

董卓紧紧地盯着朝堂中的群臣说道道:“汉东都洛阳,二百余年,气数已衰。吾观旺气实在长安,吾欲奉驾西幸。汝等各宜促装。”

奉驾西幸!

所有人都是一愣,接着脸色都不对了。

何为奉驾西幸?

所谓奉驾西幸,不是挟天子迁又是什么!

这一瞬,此前还怀疑袁绍的百官们互相看了一眼。

这一瞬,此前脸上还挂着笑的那批文武百官们,整个人脸上的笑容直接凝固在了脸上!

他们没想到,刚刚还在嘲笑袁绍通告迁都的可笑,结果片刻之后就应验了。

怪不得袁绍敢那么说,恐怕他早就提前从小道听到了董卓的意图了吧?

他们大部分都以为袁绍也是后来刺探的情报,而不是自己猜测的。

同样,刚刚还问董卓今天商议什么事情的尚书周毖也直接愣住了!

而司徒杨彪和司徒荀爽更是瞬间冷汗都下来了!

他们两人因为各自侄子和儿子的原因,他们可不相信这是袁绍的情报什么的。

董卓回来干的第一时间,竟然真的是想迁都!

竟然被侄儿荀彧、袁绍猜中了!

“如果不从,他董卓不会真的大开杀戒,不会真的干出挖先皇陵寝这等暴虐之事吧?”两人心中想到。

“这!”百官更是一片惊呼声和议论声。

“丞相,不可啊!”更有不少官员忍不住说道。

此刻大部分的官员,包括那尚书周毖、城门校尉伍琼已经顾不得袁绍猜中的事情了。他们下意识的觉得,袁绍恐怕也是提前知道了情报而已。

至于诛杀无数,至于迁都过程中的恶行,他们根本不信。

迁都?这怎么可以!

别说其他人了,就连司徒荀爽和杨彪二人都无法接受。

毕竟这关系到大汉基业。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若不阻拦,妄为汉臣。

不过在最后关头,两人想起了侄子和儿子的话,忍住了,两人紧握着拳头。

两人忍住了,可是其他人却是没有。

他们更是将那探马的话,当成了耳旁风。

或者说自以为自己能劝得动,拦得住董卓。

其中太尉黄琬直接站起来了:“丞相不可!今无故捐宗庙,弃皇陵,恐百姓惊动。天下动之至易,安之至难。往者王莽篡逆,更始赤眉之时,焚烧长安,尽为瓦砾之地;更兼人民流移,百无一二。今弃宫室而就荒地,非所宜也。”

“黄太尉所言极是!”一文臣站出来附和。

董卓大怒:“汝阻国家大计也?”

那李儒更是也站出来了:“关东贼起,天下播乱。长安有崤函之险;更近陇右,木石砖瓦,克日可办,宫室营造,不须月余。太尉大人多虑了。”

太尉黄琬:“丞相若欲迁都,百姓骚动不宁矣。”

“丞相!”之前劝谏的官员也是着急道。

董卓大怒:“吾为天下计,岂惜小民哉!来人,将此二人贬为庶民,轰出宫外!”

两人色变。

其中太尉黄琬还想再劝谏,不过就在这个时候,司徒荀爽给他使眼色,他更是想起了昨夜袁绍探马的话。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那尚书周毖、城门校尉伍琼却是站了出来。

甚至其他文武官员也想上前。

“丞相!切不可迁都长安,否则……”两人几乎是异口同声。

只是下一刻。

董卓大怒:“我始初听你两个,保用袁绍;今绍已反,是汝等一党!你二人还敢胡言,想阻国家大计吗?来人,我先杀了这两个狗贼,看谁还敢阻拦!我儿奉先何在!”

“儿在此!”

其他文武本想劝解,只是董卓的话音刚落,一柄方天画戟就已经穿过了二人的胸膛。

接着满座皆是惊惧不已,想说的话,全都咽在了肚子里。

董卓!董卓杀了尚书周毖、城门校尉伍琼!

司徒荀爽和杨彪更是倒吸了一口凉气!

全都说中了!

天哪!昨夜袁绍探马所言,一一言中!

其中被架着还没扔出去的太尉黄婉更是脸色大变,看着荀爽二人,心中倒吸了一口凉气。

他知道,如果刚刚自己再多说一句话,死的就是自己!

“我意已决,迁都之事不必在意,即日便行!散朝!!”话音落,董卓霸气拂袖而去,而那吕布则是狠狠地瞪了一眼众人。

而在看董卓已经离开之后,文武大臣们这才松了口气。

“没想到被那袁绍言中了。”大臣们脸色都白了。

“我料那袁绍估计也是提前知道了情报。不过,老夫是真没想到这董卓真的动了迁都的心啊。尚书大人死的太惨了。”

“是啊,刚刚本官也差一点忍不住上去劝阻。此刻想来,真的是心有余悸啊。”

“迁都,这可如何是好啊!”在离开朝堂的过程中,群臣更是忍不住议论道,忧心忡忡。

看到这一幕,司徒杨彪和荀爽皱了皱眉头:“诸位,我看袁绍所言恐怕非虚。事已至此,诸位大人还是按照袁绍说的做吧。各位快快回去,迟则生变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