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行省制和分封制?2476(1 / 2)

“也可以这么说吧!”

李鸿运先是表示了赞同,而后接着说道:

“不过并不意味着军权和相权之间没有争锋,只能说这个时候中央和地方是主要矛盾,而君权和相权之间的争锋,在这个主要矛盾前,利益是相对一致的,加强中央集权,既是增加君权,也是增加相权!

要知道一省制下,中书令的权势过大,整个元朝中书令这一职务都是经常空缺的,足以说明,军权和相权的斗争,并没有消失。”

经过这么一番的交流,皇帝们对于这个元朝也有了更多的认知。

在了解更多的实际情况后,众人再看这元朝的中央官制,便顺眼了许多。

“前面说到元朝的行中书省权力很大,军、政、财三方面全抓,行省不仅可以统辖地方军队,地方的财税也不用像宋朝那般,全部的收归中央,而是可以自留三成于本行省。

相比之下,宋朝地方最高长官也就只能管辖一州,且其权力还受到各种各样的制约,军队更是想都别想,根本不允许地方长官掌控军队;

元朝后面的明朝,保留了行省制度,但是地方财税也只可以留下二成,同样无法与元朝相比。”

“嘶——这样的地方权力,若是在大楚,天下必然再次陷入纷乱!”

杨旗看着李鸿运对行省权力的描述,想着自己的江山若是也实行这样的制度,会是怎样的一幅画面,最终摇了摇头。

相比这样的行省制度,杨旗还是喜欢宋朝的两府三司制!

何明同样边看边思索,也觉得这样的制度,地方早晚会乱。

“这样的行省制度,一定有着配套的制衡手段吧!不然的话这么大的权力,早晚会出乱子的!”

李康则是在接受了这样的一个事实后,心中思索着怎样才能保证地方权力大的同时,也不会发生叛乱,那就只能从制衡方面考虑了。

李康的这一问,再一次引起了李鸿运的注意,在李鸿运的心中,若是将群聊中皇帝们来一個排名,李康绝对是第一。

“与你们所想的叛乱相反,整个元朝九十多年的历史,从来没有发生过地方行省反抗中央的叛乱!”

“啊?这怎么可能?”

杨旗一脸的不敢相信,何明也是满脸震惊。

“第一点,与地方行省相比,中央中书省有着绝对的实力!”

说着,李鸿运也将元代的地图发在群聊之中。

当看到整个元朝的疆域之后,群聊中的皇帝们,似乎也有些理解了行为什么要设置行省。

大!

整个元朝的疆域实在是太大了!

李鸿运之前也不是没有发过其他朝代的地图,但是都没有元朝的疆域大!

“这不是有些类似于分封制了?”

大燕皇帝周峰,将地图看了一遍之后说道。

“原来这个中书省和行中书省一样,也是有直接控制的疆域的!”

大靖王朝钟天开口说道。

原本,在看到李鸿运讲述中书省以及行中书省的关系后,群聊中的人们只以为中书省只是中央的权利机构,而中书省下是各地的行省!

而现在看元朝的疆域图,发现并不是这样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