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我只是心疼总统31(1 / 2)

这一切看似在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

布鲁斯很快便明白了为什么托尼会出现在这里。

果然还是史蒂夫看得远,早早选择了跑路。

不然真的会和托尼撞个正着。

而布鲁斯在短暂的诧异之后,很快便意识到了这是一个极为难得的机会。

可以从侧面弄清楚,这个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

看看托尼·斯塔克对于他自己如今的一系列行为,又是有着怎样的出发点。

你面试我?

其实是我在面试你。

“布鲁斯·肯特同学对吧?”

那位气质随和的男面试官确认了布鲁斯的身份,“请坐!”

布鲁斯坐在了三位面试官前。

首先是例行的自我介绍环节,布鲁斯也没有什么特别想要表现的地方,中规中矩说完了介绍词。

他叫布鲁斯·肯特,来自斯莫威尔小镇,家里开着一个入不敷出的农场,从小的梦想就是改变命运,完了。

后面的房间里,托尼打了个哈欠。

这种自我介绍,在他的富豪生涯里不知道听过多少次。

不稀奇。

接下来,这家伙大概就是要说,自己从小有多么憧憬斯塔克集团,有多想成为斯塔克集团的一份子。

然后开始展现自己的优势。

几乎所有人都会这么做。

托尼知道,如果按照常规面试,只会听到千篇一律的答案,根本达不到筛选的效果。

好在这次有他把关。

在布鲁斯自我介绍完毕后,三位面试官翻看着手上的资料,然后提出了一个问题。

“肯特同学,我有一个疑问。”

那位气场强势的女面试官忽然说道,“为什么你在高中之前的受教育经历,是空白?”

因为我那时还是个傻子。

布鲁斯当然不会真的把实话说出来,他对此早就准备了答案。

“我那时接受的是家庭教育。”

他说,“我妈妈觉得我在学校会很不合群,所以选择让我自学。”

这个回答看似离谱,其实反而最容易让人接受。

在美国,许多父母会由于对公共教育的失望,对校园霸凌的担忧、对文化价值观的坚守等原因,选择让孩子在家自学。

这就导致许多孩子在上大学前,没有去过一天学校。

毕竟只要能通过美国高考,就能被大学录取,至于之前有没有上过小学或者中学,并不重要。

这种教育模式,在布鲁斯前世的美国愈演愈烈,比例从2005年的1.5%,一路攀升到了2021年的11.1%。

面试官很明显认可了布鲁斯的说法。

对于天才学生,有些父母确实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因为他们的孩子在学校就是不合群。

“你的母亲很有智慧。”

女面试官点头说一句,这个问题算是过关。

布鲁斯微笑着,等待他们提出下一个问题。

刚才的提问实在是太不痛不痒了,如果面试中都是这种问题,托尼·斯塔克根本没必要亲自来一趟。

所以一定还有重量级在后面等着。

果然,在提问过几次后,房间内的托尼·斯塔克动了。

他按下沙发上的一个按钮,说道:“问问他,对于斯塔克总统最近的政策怎么看。”

来了!

布鲁斯总算是等到了重头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