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地理的重要性30(1 / 2)

高拱之所以要跟朱载坖讲这些,其实也是为了朱载坖能够对大明现在脆弱的财政现实有一个大概的认知,先在朱载坖的心里种下一颗种子,并期待着将来万一有一天朱载坖能够继承大统,千万不要像今上这般挥霍无度。

朱载坖叹息道:“原来京师竟然如此危机,一切供给居然要从南直隶等地发来,万一运河有失,这还得了?”

高拱听到朱载坖的这声叹息后,心中很是激动,他本以为朱载坖对这种枯燥的地理课程没有多少兴趣的。

没想到朱载坖在听完自己的一番话后,竟然把注意力放在了运河之上。

而这也正是今天高拱想要讲的最重要的地方。

高拱道:“运河系于南北,是一千年前的隋朝倾全国之力所开凿之河道,南起余杭,北至京师。沿途所经过之地有浙江,南直隶,山东,北直隶等地。且运河之上还有多达六十万漕工及其背后无数家庭依附于此河生存。”

“所以运河之重,堪比泰山!朝廷每年都要拨款几十万两白银用于运河的清淤维护,为的就是保证这条运河能够畅通无阻,沟通南北,使得京师安定。”

朱载坖听到这里又不禁说道:“可是运河狭小,所运之物力紧张至极,且沿途还要供养六十万漕工及其身后家庭,这一番帐算下来,学生以为不如放弃运河,改为海运。从松江府太仓起运,沿海过莱州,至天津卫,如此一来不仅消耗减少,而且海面广阔,所通行之运力不知又能翻几倍。”

高拱万万没想到朱载坖竟然对大明的地理已经了解这么深入了,居然还知道松江府的太仓,这让高拱很是意外。

不过这时候也不是探究朱载坖为何会知道这些地理知识的时候。

高拱顺着朱载坖的话也开始延伸解释。

高拱说道:“海运固然有其优势,但海运风险极大,一旦发生海难,不仅所运货物全失,就连随船船员也万难有生还之机。且运河之上所系之漕工多达六十万巨。若真改海运,这六十万人以及这六十万人身后家庭之人吃喝用度又该如何解决?”

“一旦不能为这六十万漕工提供新的生计,使其有新的生存依附,那对朝廷而言也将是一场泼天之难!故而治国之道并不在于财赋之多寡,而在于天下之安定。若能最大限度保证天下之安定,有些问题即便是一直存在,也不能一刀切之。”

高拱这地理讲着讲着就讲到了治国和政治上的问题。

朱载坖在听到这番话后,他想都没多想,直接蹦出一句,“那就想法子开源,想法子制造就业。将那六十万漕工分流到新的行业里面,如果可以的话,对于一些技术类的工种,朝廷和地方官府也可以组织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让这六十万漕工有更多的选择。这就不就把问题解决了吗?”

朱载坖的话也让高拱眼睛一亮,他没想到朱载坖这么小的年纪还有如此深远的见识。

不过这种事情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度可是极大的。

先不说其他的问题,就单说开源的问题,如今大明立国已经将近二百年了,这二百年里所积累的问题以及这二百年间世家大族们盘根错节的势力发展,无不限制着朝廷的开源之举。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