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学院53(1 / 2)

杨昊对于人才的定义绝不会这般短浅。

在他看来,凡有利国利民者,皆可作为学问。

官员他需要,因为他需要谋求蜀地的稳固。

但其他方面的人才他更加需要,因为蜀地需要发展。

尤其是农业方面。

为什么古代贯穿的基本国策乃是重农抑商?

难道统治者不知道,商业会带来更多的税收吗?

为何舍大利而顾小利?

杨昊并不会觉得,古代人就如同傻子一般不知轻重。

在江州的时候,杨昊才明白。

就算你有再多银两,没有生产资料,都得任人拿捏。

尤其是在这个亩产只有百斤的社会中。

只能用人去填,增加亩产。

“草民定然不辜负殿下厚望!”袁琦弯着腰禀告道。

杨昊点了点头,而后说道:

“学院地址已经建立,便可招收学生,至于资金,便可寻夏居!”

夏居,原大周元嘉三年进士,曾任命为户部尚书。

本来前途似锦,不过永州王叛乱之后,他曾在永州担任刺史。

政敌因“渎职失察”之罪攻击他。

而官军当时屡战屡败,陛下盛怒之下,便听信谗言,将他流放蜀地。

别说,在蜀地服刑之中,还有一些大官。

他们都是一些老实人。

落草为寇?

读书人的操守他们又不屑与之为伍。

而逃离蜀地!

有罪之身,又能去哪里?

在蜀地陷入无政府状态之后,他们也就不用服刑,索性就在蜀地生存了下来。

杨昊深刻的知道,一个时代什么最重要,人才最重要。

凡能得到人才者,国强而民富。

而失人才者,国弱而民敝。

战国时期的秦国与魏国便是最好例子。

可蜀地偏僻,大部分老百姓都是个文盲,连个告示都需要找人来念,以保证百姓理解。

现如今蜀地百废待兴,人才稀缺。

自己带的那点人根本就不够用。

本来自己也是想仿效前朝,建立一个黄金台。

不说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吧。

能够引进一些人才,缓解一下压力也是极好的。

但是他转念一想,自己颁布这项政令会引得人们怎样遐想?

在如此敏感时刻,藩王召集四方人才,意欲何为?

只会引来更多的关注。

那时,自己可不好给朝廷交代。

或者,朝廷根本就不会给你任何的解释的机会。

宁可扼杀一切危险,也绝不放过一个。

所以,杨昊也就否定了这个想法。

而培养,那也是需要周期。

不得已,杨昊也只能给他们一个机会。

让他们总体负责蜀地发展。

这些罪犯,在大周朝那是身居要职。

能力肯定没得说。

有他们,不但让蜀地政务更上一层楼,同时也能提携后辈。

所以,杨昊直接就让暗鸦将他们找了出来,委以重任。

管他有没有什么性格缺陷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