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剿匪50(1 / 2)

整个天下,都已风起云涌。

大周身居中原,人口众多,土地肥沃,经济发达,此乃雄霸天下之根基。

列国何不想据中原之地而称霸天下?

所有诸国的目光,尽皆放到了这里。

他们从不关心胜利者,只关心自己能够在这里得到多少的利益。

只有此时的杨昊,正在发展蜀地。

杨昊在初入蜀地后,就将从汴京城中诓骗而来的人才分散各地。

本来他是想历练各位,以后也能更好驱使他们。

可蜀地,现如今完全就属于无政府状态。

所以!

他们就理所应当地成为蜀地的官员。

替自己实现复兴蜀地的重任。

可一年计划还没有提出,新的问题就出现了。

那便是匪寇。

这些盘踞在深山之中的匪寇,时常袭扰百姓。

尤其是他们见到流民有粮食后,匪寇就多了起来。

这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百姓正常的农耕。

甚至有人已经准备离开蜀地。

还是杨昊又调派了一些粮食分发到他们手上,这才安抚住。

可总是这么做也不是一回事。

毕竟,这就是亏本的买卖。

匪患一日不绝,百姓就无法安心。

杨昊现如今算是深刻知道了作为一个统治者的难度。

方方面面都是问题!

方方面面都需要去解决问题。

“几位,你们有何办法?”杨昊看着身边的几人,道。

如今他对匪患的态度也不是很确定。

如若去剿匪,匪寇盘踞深山,耗费银子不说,收效甚微。

更何况,杨昊手中的军队并不多。

从京城跟随自己而来的千余人的队伍是精锐。

可用一个就少一个。

一位士兵的培养周期,可需要几年的时间。

用他们来打匪寇,并不划算。

至于从流民中挑选出来的士兵,这些人分散到各郡县中,维护治安还行。

至于攻城略地,完全就没有任何的战斗力。

如若不去剿匪,只会助长匪寇嚣张气焰,更加难以处理。

所以,杨昊就召见众人商讨意见。

“回禀殿下,草民倒觉得可诏安!”姚光想了一想,说道。

毕竟,造反的尽头尽是诏安。

这些人也可成为自己的助力。

杨昊点了点头,这的确是一个可行的办法。

“殿下,诏安虽可,但还需仔细斟酌,如今蜀地深山之中,盘踞着大周罪大恶极之辈,若不能让人心生恐惧,他们定然不会这般就范!”

蜀地以往可是大周流放罪犯的地方。

在官员离散之后,这些人自然也躲进了深山中,当起了山大王。

这些人本就匪性难改,想要让他们顺服,很难。

杨昊想了一想,而后向苏谨说道:“这样,在蜀地中,张贴告示,招收一万巡捕。”

作为藩王,郡县中决不允许招收士兵。

否则这叫做拥兵自重。

虽说现如今大周朝廷威严不在,但杨昊也怕他们秋后算账。

所以,为了规避风险,杨昊就招收巡捕。

这不是军队,而是治安管理员,就不在大周律法的管理之内。

“顺便在成立一批军事爱好者的民间组织,允许他们自行发展!”杨昊继续说道。

这些人可以自己预备役。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