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你不干,有的是人干!33(1 / 2)

毕竟,自己这么做都是为了陛下!

为陛下祈福。

这么正当的理由,无论是谁,都挑不出毛病。

至于我有异心?

我要有异心,还用得着去就藩?

再说了,你当十几年的顽劣皇子人设是闲着的吗?

况且,如今之郡县,那个郡守愿意接纳流民?

流民生存,安置,都是问题。

他们是来当官的,不是来送温暖的。

请民容易送民难。

咱们只要保证治下平稳有方,便可升官。

为什么要平添诸多烦恼呢?

而杨昊这么做,不是为了大周天下,而是为了陛下。

至于对天下有想法?

杨昊乃是唐贵妃,陛下的宠妃,二十年来圣眷未衰,如若想要争抢皇位,为何不早做准备?

难道是想要以一藩王之地,鲸吞大周?

为何要多此一举呢?

难道说是放浪了十几年,出去两三天就想通了吗?

可就算想通,实力他也不允许啊。

如今之蜀地,无论是内政,还是外交,都不具备这样的因素。

这般的弱小,加上九皇子顽劣的性格,他们并不会多么重视。

相反!

他们更加重视的,乃是皇位。

在杨昊离京之前,据传陛下偶感风寒,性命已危在旦夕之间。

而三位皇子也在加紧准备!

毕竟皇位只有一个,就连太子都知道,现在仅凭一道圣旨,是根本无法压制住另外两位皇子。

除非陛下能够在最后时间剪除两位皇子的羽翼。

而对于另外两位皇子来说!

无论如何,都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故三皇子和五皇子的势力罕见联手。

太子此时也如临大敌!

至于杨昊的行为,就不是那么特别重要。

就算要处置杨昊,也得等夺下皇位再说。

连皇位都没有夺下,自己还担心个什么。

就算杨昊造反,那与自己又有何干呢?

在其位,谋其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况且,殿下,我们并不是无条件资助流民,如今蜀道之路,艰险异常,年久失修,我们可召集流民开拓蜀道!”他继续说道。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蜀道原本就艰险异常,再加上年久失修,想要与外界产生交流,难度更大。

如若到时就任藩地在维修,那必然会耗费一大笔银子。

要想建设好蜀地,那必不可免地便是要与外界产生联系。

要想富,先修路。

蜀地原本就不占有地理优势,如若交通再是如此滞后,想要发展起来,难度更大。

杨昊想了一想,而后便觉得,姚光的这条计策的确可行。

这些人不是流民,而是廉价劳动力。

可以用最少的成本,将残破不堪的蜀道修缮完整。

而代价,仅仅是一碗粥。

毕竟,杨昊在控制成本的基础上,也并不需要让这些流民对自己感恩戴德。

如今之时机,你不干,反正有的是人干。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