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视察农学院116(1 / 2)

此时的杨昊,正往农学院走去。

这仗还没打完,自己已然变得贫穷了。

以后,要是在发生个什么事情,那自己还不得吃草啊。

为了夺取天下,自己要考虑的东西更多。

也更需要银子。

什么地方都需要花钱。

家中有余粮,心中才不会慌。

更何况,据苏谨禀告,如今江夔两地,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注入,方可恢复发展。

要收服人心,没有什么能比银子更有作用的了。

而蜀地也还需要修建一条能够灌溉大量土地的水利工程。

如今,蜀地的土地规模日趋扩大,离着河流很远的地方都被开垦出来。

要是没有什么水源灌溉的话,这些土地依然没有什么收成。

之前剿匪,加上叛乱,因为这些杂事而被耽搁了。

如今诸事已定,这件事情还需被提上日程。

但自己现如今已经没有钱了。

尽管自己手持两大暴力行业,精盐与武器贩卖!

但架不住,自己每天都需供养几万人的军队啊。

还得给官员和暗鸦发工资。

为了保证少数民族倾向自己,还得执行民族保护政策。

这些都需要钱啊。

所以说!

自己还得继续搞钱。

现如今,是时候放开一定的商业了。

尽管之前杨昊允许互市,精盐买卖等合作,可并不代表着对商业持开放态度。

为什么重农抑商会是古代的国策?

难道统治者会不清楚商业会产生更高的税收吗?

他们会这般舍本求末?

因为生产水平实在是太低了。

在古代,提高粮食产量只有两种方法,精耕细作与拓展土地规模。

这些都需要人。

若不能保证生产所需,那一切就是空中楼阁。

而蜀地则不同,自己重视农业,再加上器械司的众人,以至于蜀地如今根本不缺少粮食。

但商业开放程度,还需按农业发展程度契合。

心中打定主意之后,杨昊并未打道回府,而是特地去了农学院。

杨昊特意将地址选在了城西。

因为之前那里乃是一片荒芜,有足够的土地可供耕种。

而随着城市的发展,这里已渐渐聚集了人口。

不过杨昊之前特意嘱托,此乃农业用地,任何人不得挪作他用。

因而四周都是极为茂密的庄稼。

哪怕现如今已是秋天,这里依然种植着其他的农作物。

一片郁郁葱葱之貌。

而杨昊,之前也抽空,将理论抛给了他们。

自己将豌豆实验教授了他们,而后就让他们研究。

至于其他,自己完全不会。

毕竟自己不是专业人士,很多东西只有理论,至于如何实操,还得看他们自己。

而袁琦在听闻后,立即便动手来。

果真发现理论正确。

殿下真乃神人也!

当真有生而知之者也。

自从殿下醍醐灌顶后,整个农桑司的研究重点也就变成了稻种改良。

因为蜀地只能满足一年一轫,荒废了也就荒废了,不如进行充分利用。

而种子终究是殊途同归,为了不耽误进度,便继续研究。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