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人口111(1 / 2)

相信这对于他而言,也并不希望看到此番事情出现。

毕竟咱们两个是互相需要,相互成就。

当然,对于杨昊而言,越国当然会出现冶炼术。

混乱的楚国会更加符合自己的利益。

只是现在还不到时候。

一是越国还有能力抵抗楚国,越国背后乃是世家,尤其是楚西的项氏一族支持。

自己要想得到荆州,必须要和项氏一族沟通。

而时间拖得越久,也就对自己越有利。

当然,也可在此时消耗他的实力。

要想夺得锦州,可绕不开项氏一族。

二便是现在还不是与楚皇撕破脸皮的时候。

楚皇需要蜀王抵抗秦国,以保证外部环境优越。

蜀王需要楚皇名义,以确保能继续蕴藏实力。

“是!”诸葛容辰弯腰回应。

“如今蜀地正值危难之际,将士在外,为我蜀地,抛头颅洒热血,至于后勤补给,还需各位勠力同心,方能度过此次危机!”杨昊看向各位道。

如今的蜀地并不缺少粮食与金钱。

可如何调动粮食,如何进行补给,保证军队在最大程度上发挥战斗力,这就是他们应做之事。

毕竟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一场战事的成功,不单单需要士兵的努力,还需官员的写作。

咱们无法与秦国相比,他们家大业大,有无数次卷土重来的机会。

咱们只要输一次,恐怕自己就要准备跑路了。

所以必须得做好万全准备。

“卑职定当竭尽全力!”两位大人齐声道。

如今蜀地官员,尽知我主之雄心。

仅仅入主蜀地两年,便将蜀地经营成果这般,足以证明乃是明君也。

追随明君,建立不世之功业,乃天下之书生共愿也。

如今有机会青史留名,敢不效死吗?

杨昊点了点头,继续说道:

“诸葛先生,还请多多照拂江州、夔州两地,望其土沃人富,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现如今的趋势,朝廷应该很快便要平定北境。

即便不能,西秦攻取临川关后,咱们大周危矣。

若西秦不能攻取临川关,那目光必然望向蜀地。

他们绝不允许蜀地和临川关,这两个地方彻底堵死了秦国东出的希望。

若戚云未在,还不能夺取临川关,国内舆论,甚至朝野目光,都会望向自己这边。

无论怎样,自己都会处于不利地位。

“卑职已将唐大人派往江州任太守,同时任命欧大人做夔州太守,这两人在蜀地两年内,政绩突出,乃官员中佼佼者!”

“加上殿下各种政策扶持,相信定能使两地政通人和,百姓富庶!”诸葛容辰说道。

如何建设贫瘠的土地?

仅仅需要把殿下的作业照抄就行了。

杨昊点了点头,而后继续说道:

“如今咱们治下人口还是稀缺,可要想个办法提高人口!”

人口就是最大的资源。

大周这两年来往定居蜀地的流民也不过二十万人左右。

而蜀地全人口,加上苗疆人口,如今总人户在一百五十万左右。

却供养着超过十二万的军队!

百姓压力太大。

这也已经是百姓的极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