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长远规划(1 / 2)

转眼之间已然过去了六天,经过六天的抢收,总算是完成了所有粟米的晾晒与入库。

“可都统计出来了?”

刘裕向何宇询问道。

“都已经统计好了!”何宇此时脸上也堆满了笑容。

“有多少?”

“总计二万四千三百二十八石有余,亩产超过了三石一斗!”

“善,大善!”

“尽快把该上缴的粮食装运好,押解给上殷台城!”

“诺!”

何宇答应了一声。

刘裕这时却是在心中开始盘算起来了。

如今阿兰寨上下有近千人,如此一年所需粮食最低为一万石。

即使加上战时损耗和必要的储备,那么大约需要一万六千石。

如今新收粟米有两万四,去掉需上缴的五千石,还有两千石。

加上前番缴获的粮食,如今还有近六千石余粮。这些粮食足够养活六百人了。

“农忙也过了,看样子也该开始行动了!”

刘裕想到这里,不禁摸了摸腰上的环首刀。

……

刘裕思考着未来的计划,不知不觉间已然走到了何宇在寨中办的学舍。

“急就奇觚与众异,罗列诸物名姓字,

分别部居不杂厕,用日约少诚快意。

勉力务之必有喜……”

“宋延年,郑子方,卫益寿,史步昌……

朱交便,孔何伤,师猛虎,石敢当……

姓名讫,请言物。”

朗朗的读书声传入刘裕耳中,让刘裕面上不由露出了笑容。

就在这时刘裕心头猛然一振,他突然意识到自己一直一来一直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教育。

自己欲有所作为,还需要一个基本盘,而这些还没有成年的孩童不正是最好的人选吗。

以自己的出生即使有一天怕上高位,也很难得到到世家大族的支持的。

如今文化知识都已经被世家大族所垄断,若得不到世家大族的支持,怕是能够治理地方的人都找不到。

何宇开办这个学舍怕是早就想到这一点了吧。

刘裕听着悦耳的读书声,心中对何宇之才又看重了一些。

“这个时代,除了父子还有什么能比师生关系更亲密的呢!”

“若是我为这些孩童的老师,待孩子们成年……”

刘裕在心中盘算着,越想越发意识到学舍的重要性。

刘裕又仔细听了一会孩子们读书声,终于想起来了孩子们读的是《急救篇》。

这急救篇乃是元帝时黄门令史游作。全书为三言、四言、七言韵语。三言、四言隔句押韵,七言则每句押韵,以便诵习。

篇中分章叙述各种名物,如姓氏人名、锦绣、饮食、衣服、臣民、器物、虫鱼、服饰、音乐以及宫室、植物、动物、疾病、药品、官职、法律、地理等,不仅为识字而设,还有传布知识、以应实际需要的意思。

根据后世记载这《急救篇》乃是汉代教学童识字的书。

与《仓颉篇》《训纂篇》《凡将篇》《滂喜篇》等并列,不过到后世之时只有《急就篇》流传下来。

不过如今这《急救篇》编写出来并不久,流传的并不广。

何宇竟然能够知道《急救篇》,怕是其出生定有不凡之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