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卧榻之畔(1 / 2)

刘裕继续为青壮们讲解着道理。

“良好的纪律,是乌合之众与精锐之师的区别。”

“世人常说,有提五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吴起也!”

“提三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孙武也!”

“当年吴起正是以训练精良的五万魏武卒,在河西之战大败秦国五十万大军,秦国差点被吴起灭国……”

“都伯,强秦竟然也有过如此惨败吗?”

一名青壮忍不住询问。

刘裕道:“不错,当年秦孝公欲招募人才前来秦国,也曾公开承认天下鄙秦!”

“当世之时,秦国就是诸战国中最弱的存在,就连宋、中山这些国家都看不上秦!”

“后来秦国痛定思痛,一边变法图强,一边学习吴起练兵之法,最终才有了秦之锐士。”

“正是依靠着这支纪律严明的锐士,秦国方能横扫六国,一统天下!”

“咱们如今进行的这些训练看似乏味,但当练成之后,几百人、几千人都能做到坐卧有矩,行军整齐,进退有序。如此还有谁能够抵挡我等!”

“都伯知道的真多!”

众人此时皆是对刘裕赞叹不已。

“天色不早了,二三子且先休息吧!”

离开营房之后,刘裕意识到自己这些时日一直忽略了士卒们的思想工作。

翌日朝食之后,刘裕召集所有人在校场集合。

“二三子,战阵之道非是好勇斗狠……”

刘裕当众向众人讲解队列训练的意义。

“《司马法》有云:开大阵,对大敌。堂堂之阵千百人列队而前,勇者不得先,怯者不得后。丛枪戳来,丛枪戳去,万军之中只如一人,如此可天下无敌。”

“若是我等不懂得队形阵列,即使个人再勇武也不过是乌合之众而已……”

“只有能保持严整战阵的才是虎狼之师,才是强军……”

为了展示乌合之众与精锐强军的区别,接下来刘裕还进行了一场演武。

对阵的双方,自然就是刚刚开始进行队列训练的青壮和阿兰寨三什材官战兵。

阿兰寨的青壮们人数足足是战兵们的七倍。

一开始青壮们皆是信心满满,在他们想来七对一岂有不胜之理,可惜现实狠狠给了他们一巴掌。

演武正式开始后,青壮们仗着人多势众对战兵们发起了冲锋。

战兵们则在刘裕的指挥下,结阵而战。

青壮们如同海浪一样拍打着如同礁石一般的战兵。

他们的进攻看似猛烈,但却对战兵们的战阵毫无用处。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很快青壮们的进攻就放缓了下来。

“二三子进!”

刘裕这时下达了反击的命令。

“杀杀杀!”

战兵们踏着整齐的步伐,如同机器一般向青壮们发起了反击。

面对战兵们的反击,青壮们虽然仍然有绝对的数量优势,但还是难以抵挡。

在战兵们的逼迫下,青壮们虽然奋起反击,但还是被逼迫的节节后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