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大灾之年(1 / 2)

山火直烧了一夜。

到晨光熹微时,还有几个较远的山头依旧烧着,那里没有庄稼地。

任安尽全力了。

雨葫的水,早就用尽。

他甚至动用御水之法,甚至调集地下井水和泉眼灭火。

但能做的,也就这么多。

原本丰收的秋粮,至少被烧掉九成,所剩当真无几。

忙碌了一夜的村民们,此时个个面如黑炭,像是刚从煤窑上来。

村里的房屋,也都落满黑灰。

整个村子,笼罩在一片悲戚,甚至绝望的气氛中。

对于大部分农户而言,秋收之后,交了官府的粮,还了去年借的饥荒,本就剩不了多少,甚至还得去借。

现在,秋收都没了。

这是要把人往死里逼。

卖地卖房,卖儿卖女,都算是轻的。

饿殍遍野,易子而食,也都有可能。

任安从昨晚到现在,心里都憋着一团火。

这么大的山火,绝非人为。

不用想,肯定是“神道”所为。

山神?

土地?

只有他们,才有这样的神通,这样的能力,把整座山烧成这样。

打不过人皇,拿百姓撒火?

任安从此心中,对神道,多出几分鄙夷。

虽然,或许,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自己现在也算是“神道”一员。

……

当天,方子昊差个官府的衙役来,询问情况。

任安如实往上报。

秋粮,今年秋收,十不存一。

衙役面容愁苦,告诉任安,这还算是好的。

青河境内,昨夜处处起火,到现在有的地方,火势还没灭。

有个深山老林里的村子,全村人都没跑出来,被活生生烧死。

而且,不止清河全县大灾。

就连渭城,府城,甚至是数百里,千里之外的州城,都各有大灾。

据说渭河出现一条蛟龙,搅动洪水决堤,即将把城池淹没。

府城那边,则是出现风灾,狂风肆虐,能把牛都吹到天上去,房屋倒塌无数。

朝廷对这些,都极其重视,已经安排人手,也做出各种举措赈灾。

但,大灾之年,日子难过喽!

任安点头附和。

对于朝廷接下来的举措,抱有一些希望,但也不多。

……

入夜。

任安逗弄儿子,女儿一会儿,待两人都睡了,便穿衣出门,施展土行之法,到了后山。

祖坟之处。

原本这里郁郁葱葱的松柏林,现在全都烧成焦土。

墓碑上,都是各种漆黑。

有几座坟头,青石被烧裂,破损很严重,甚至可以看到里面的陪葬物和尸骨。

还是得尽快找人修缮。

看过情况,任安直奔老祖宗任道谦的墓。

这里,自己已然来过很多次,轻车熟路。

入地。

任安很快发现,情况有所变化。

石层被山火烧裂。

原本密封严实的老祖宗墓,现在,却是……漏气了。

那些兵马俑,在短短时间内,被风化,腐蚀的很严重。

任安直奔内室。

这里,也漏。

从石缝里,脱落下来很多灰土,落在地上一层,现在里面的空气,都格外闷热。

这……

举个不太恭敬的例子,老祖宗的墓,就像是包裹在土里的红薯,被大火烤了一夜,外焦里嫩。

任安哭笑不得。

不过,对于自己而言,或许也有好处。

那些墓道内室空气里的腐蚀性物质,应该也会随着消散。

将一块布条丢进去,一点都没被腐蚀,完好无损。

又将一只老鼠丢进去,同样平安,四处乱窜。

任安彻底放心,进入其中。

《道谦丹经》,这本自己心心念念,惦记许久的书。

站在它面前,任安戴上丝绸手套和面罩,只漏出眼睛,伸手拿起。

书质入手柔软,像是某种皮质。

里面字迹格外清晰,有字,也有图画,还有一些笔记,心得体会之类。

粗略翻了翻,任安将其收起,查看别的东西。

葫芦里,是空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