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关于新坦克的决定(4k)129(1 / 2)

会议的召开,肯定不是短时间就可以的,最少也要等一天,这还是相关人员都在京城的前提下。

罗总知道这个事情没法一蹴而就,也不急,在京城住了下来。

而高振东这边,为期六天的《项目管理体系》培训已经接近尾声。

别看只有六天,其实课时已经非常多了,一天差不多八个课时,6天,一共48个课时,这算下来,大学里一些考查课程的总学时,也没这个多。

这可把高振东累得够呛,授课人可只有他一个。

学员其实也累,连续的接受同一个课程的密集灌输,实际上是一种非常折磨人的事情。

好在社会建设的激情,撑住了他们。

把防工委会议上,能说的内容,和高振东交流了一下,高振东一听来劲了,我这儿正改编着坦克武器稳定的东西呢。

当然,这两个字,可能是好话,也可能是骂人。

这是第三个了,不过前面两个都是院所的,作为部委的,这还是第一个。

很明显,三大核心的火力和防护的解决,让大家在制定方案和计划的时候,更加乐观。

惊讶的是我们什么时候打过这种富裕仗?在技术没优化完全的情况下就能取得如此进步?

高振东还在上课,罗总不得不在技术科等着,陈总师代徒职,接待了他好久。

这话,就差直说“你在吹牛笔”了。

这让高振东心底有些暗爽。

防工委关于5DL坦克改进方案的会议,在防工委会议室正式召开。

三、组织相关厂、院、所,开展坦克观瞄、稳定、火控、三防、机动、抑爆等子系统的预研和研究,为新一代坦克积累技术储备。

罗总取出防工委的专家证,交给高振东:“高振东同志,这是我们防工委的专家证,今天我们汇报过后,我们领导亲自关心你入库的事情,用最快速度办理的。”

“什么?DJS-59计算机也是他搞出来的?”

会后,防工委领导办公室,罗总把火力、防护技术来源的事情,向防工委领导仔细做了汇报。

罗总乐呵呵点点头:“是的,一是虽然援助的技术核心原理都实现了,但是很多细节还没调优,二是外援提供的两种新技术现在限于条件,先用的成本低见效快效果小的那种,三是新工艺炮钢还没到位。”

照片?你猜他们能不能弄到高振东的照片。

“5DL才定型,现在上新型号是不是有点急了?”

不过这对高振东也不是没好处,运算所一次培训,《项目管理体系》一次培训,两次培训的都是通用知识,涵盖了方方面面的行业,这让他的名声彻底在各个系统打了出来。

防工委领导对于这个倒是不惊讶:“这倒正常,就他搞出来的这些东西,甚至是委屈了。这帮家伙,护食儿倒是护得好,本位主义!本位主义!”

高振东下课后,接到通知,留下几个助教搞测验,自己直奔老陈办公室而来。

陈韬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穿越了就算了,居然穿越成了蝙蝠侠本人。

防工委敲了敲桌子:“同志们,技术来源,草原拖拉机厂已经向我提过了一点,虽然不是很详细,但是可以明确的是,技术来源是可靠的,有源头的。所以大家不用担心他们的防御力试验的可信度,接下来还是听听他们火力方面的情况。”

看着热情澎湃的大家,高振东也激情爆发,一路撑了下来。

高振东道:“我收到材料之后,仔细拜读了,也有一些想法。”

拼了老命1万完成,明天的更新时间会晚但是不会少,原因嘛,昨天说的家事花了不少时间,耽搁了。

就是那个两伊战争两边卖,在艰难日子里养活了一大批军工的传奇。

使用方代表听了这话,有点不好意思:“罗总,我不是怀疑伱们的操守,而是这实在是”

不过下次可不能这么干了,想到这里,高振东就为自己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上的操作叫好。

“你急什么,不是说了还没完善嘛,完善了你再用。”

火力的情况,和装甲一样惊人,同样令人不敢相信。

大家都懂他的意思,于是不再纠结技术来源,管他哪儿来的,拿到手就是硬道理。

大家听见这话,于是放下心来,继续听取罗总关于火力的汇报。

茫然的是你和我是在说同一件事情?不可能啊。

我觉得你还是在吹牛笔,使用方代表又有点那啥了。

领导见大家事情都听明白了,轻轻咳了一声:“好了,现在情况都清楚了,现在大家讨论一下,是上新坦克,还是改进5DL,如果改进5DL,是否按照刚才草原拖拉机厂同志们的想法改。”

不是高振东吹,他现在基本上不论走到哪个系统,都能碰见要叫他一声“高老师”的人。

罗总不知道的是,现在高振东已经是7级工程师了,副科长的位置,也有动一动的可能。

二、尽快组织各方,开展新一代坦克的需求论证,步子可以迈开一点,胆子可以大一点。

防工委的领导脑袋里立马蹦出了个所有人都会想起来的主意:“要不,把他调过来?”

“对啊对啊,现在这个情况,5DL对我们来说,是生产即落后,是浪费钱。”

“关键是,火力防护解决了,其他问题呢?观瞄、稳定、火控、三防、机动、抑爆,这些不解决,也一样是个半调子。”

罗总知道他们的担心,也知道这个消息的确是有点惊人,也不生气:“我拿头担保,试验严谨、完善、不掺水。就算我们自己的炮自己的弹可能有问题,可是北边的原版炮和弹,一样拿它没半点办法,这应该能证明很多东西了。”

“解决一下机动问题,说得轻巧啊,一句机动,就涉及了发动机、变速箱、悬挂系统,哪样是好搞的。”

作为对火力最为熟悉的使用方代表,有了防工委领导的背书,这回没有说罗总吹牛笔了,而是一脸幸福:“你说的这个滑膛炮配你们新研发的翼稳脱穿,均质钢装甲穿深,比北边原版的100线要高出0.7倍?”

经过一番友好交流,最终定下方案:

一、使用爆炸反应装甲升级现有5DL坦克,复合装甲和105滑膛炮、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继续优化完善,作为下一代坦克的技术储备,现有5DL坦克升级改进工作暂停。

这话说得现场专家一脸茫然,随之而来的是幸福感和惊讶。

实际上,5DL的下一代坦克,两伊铁骑121,是在5年后才上马的。

罗总苦笑着点点头:“是的,新炮钢工艺也是他在研发,他还搞出了DJS-59计算机。”

领导正在往桌上放的茶杯,一下掉在了桌面上,溅出不少水花。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