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振武之法64(1 / 2)

杨文广有些不确定的回答道:“官家的这个想法,末将未曾想过,或许可让军器监的工匠们试制一二。”

赵祯放下火药箭矢,走出火器库,在营地中走动,一边视察军兵们的训练情况,一边跟杨文广聊着军事。

“现如今武器装备都不缺,兵马数量也很可观,那么有何种方式可以磨炼军队?”

杨文广斟酌着回答道:“官家是想提高军兵的杀敌能力?还是想提高将帅的指挥能力?”

赵祯问道:“这二者有何不同?”

杨文广解释道:“回官家,军中日常训练,军兵们相互对战都是点到即止,以切磋提高武艺为主,但精通武艺不等于精通杀敌。”

“若想提高军兵的实战能力,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有一个绕不开的关节,军兵必须要见血,只有经历过血战的军兵才能迅速成长为老兵。”

“没上过战场,没杀过敌人,无论怎么练,提高的终究有限。”

“没杀过敌人的军兵和杀过敌人的军兵,他们内心的想法是不一样的。”

“前者认为,提高杀敌本领就是提高武艺,其他的不重要;后者经历过战场才清楚,胆气、意志、内心等等,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能力往往起决定作用,武艺只是最基础的东西。”

赵祯频频点头,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心中想道:“果然专业的事还得问专业的人,我的那点军事储备,只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若按我的想法去实施,那可真要贻笑大方了。”

杨文广继续说道:“天下军州四百余,每年都有反贼攻破城池的奏报,朝廷的做法一贯是以招安为主,清剿为辅,臣以为,此非长治久安之策,乃是将帅无能的表现。”

赵祯心中认同,但脸上没有做出任何反应,只是开口说道:“那以你的想法,该如何做?”

“臣以为,可让禁军定期出京剿匪,虽说反贼大部分都是灾民难民,但既已攻破州府,那便是反贼,对于反贼,朝廷绝不可姑息,必须要派大军平叛。”

“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

“朝廷越招安,只会越让天下人觉得朝廷软弱可欺,更会被邻国轻视,官家既有振武之心,便当从改变观念做起。”

赵祯想了想,开口回道:“杨帅所言,朕明白。但朕认为,不教而诛是为虐,对于造反的百姓,朝廷还是应该剿抚并用,先弄清楚百姓造反的原因是什么,再对症下药。”

“若是因天灾饥荒活不下去而啸聚造反,那朝廷就应先行赈济,再提供劳作之所,给百姓开出一条活路。”

“若是为满足一己私欲而招募百姓造反,那朝廷就不能软弱,必须用重典,该斩首就斩首,该流放就流放,如此才能震慑宵小。”

“恩威并施,方为王道。”

赵祯从心里认为,百姓只要能有一口饭吃,有一件衣服穿,脚上还有双鞋,他就不会去造反。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