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奏请新军52(1 / 2)

四月二十二日,赵祯从温柔乡中起身。

陈嘉月昨夜初承雨露,折腾的厉害,今早没能爬起床,赵祯有些心疼,便让她再多休息会。

晨练开始前,赵祯先派人去了趟中书省,让中书舍人制作敕封陈嘉月为郡君的圣旨。

国有两制,一为内制,一为外制。

内制指翰林学士院下属的‘翰林学士’和‘知制诰’,二者专门负责起草比较重要的圣旨,办公机构设在皇宫之内,以供皇帝随时传召拟旨。

外制指中书省下属的‘中书舍人’,自从翰林学士院侵夺了为皇帝拟定制词的权力后,中书舍人的地位便一降再降,只能起草一些不怎么重要的圣旨,且办公机构设置在皇宫之外。

授予‘官职差遣’和‘身份地位’的文书可统称为‘诰命’,文书又可粗分为三等:敕书、制书、册书。

敕书是最低的一等,一般任命正六品及以下的官职差遣时使用敕书;任命正四品至从五品的官职差遣时使用制书;再往上,就要使用册书任命,像皇后、太子、王爵,以及二府三司的长官等位高权重的职位,均要使用册书任命。

圣旨本质上就是皇帝的命令,其格式、规格、流程等等,历朝历代均有不同,总的来说,就是看皇帝个人的喜好。

皇帝比较细致,那么皇命文书就会细分为很多种类,每一种文书都有其特定的使用对象。

皇帝比较粗放,那么皇命文书也可以只用两种:昭告天下用‘诏书’、宣告百官用‘制书’,其余一律不用。

如今太后丧期已过,赵祯可以毫无顾忌的敕封自己的女人。

杨太后收陈嘉月为养女,本想让她曲线竞争掖廷之主,但没想到赵祯竟然直接把她睡了。

帝范言:十万曰亿,十亿曰兆。庶,众也。凡人君有动作,兆亿庶众咸瞻仰,以为则而行之也。

关于皇贵妃的遴选流程和条件,赵祯早就已经在圣旨中明确列出,参加遴选和走后门是两条路,通向的位置完全不同。

赵祯身为皇帝,身为治人者,他不可能带头破坏自己定下的规矩。

因此,他从始至终就没想过让陈嘉月当皇后或皇贵妃,既然没有这个想法,那自然是,该睡就睡。

赵祯的后宫百花凋零,皇后被软禁,妃嫔被遣送出宫,陈嘉月成了独苗。因此宫里地位最高,辈分最大的杨太后,就承担起了教导赵祯妃嫔的重任。

……

总结了前段时间日日早朝的经历后,赵祯觉得,似乎也没必要日日上早朝,三到五日上一次早朝就足够了,毕竟他也不是天天都有诏令要下达,官员们更不可能天天都有大事要上殿当面奏陈。

所以今日早朝,赵祯下了一道诏令:从今日起,每隔五日上一次早朝。官员们不必日日入宫朝见,每日辰时四刻(8:00),准时到达各官署上班即可。

如赵祯所料,收假后的第一日早朝,官员们听完诏令后,都没什么大事要说,于是赵祯宣布散朝,而后直接去了内阁。

……

在内阁议事厅中依次落座后,赵祯拿出第一本奏札,开口说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