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议法度92(1 / 2)

听完吕夷简的建议,赵祯心中不禁感叹:

“果然,皇帝必须得有一个专门出谋划策的机构,若不把这仨人弄到内阁中来,我怕是一辈子也不可能知道这些政策背后的弯弯绕。”

“李谘提出一个‘财产公示制度’就已经够让我惊讶的了。吕夷简这个‘用贪之法’更让我震惊。”

“天下英才真如过江之鲫,万万不可小觑了古人的智慧,他们只是眼界受限,智慧可是丝毫不弱于现代人。”

赵祯现在的感觉就是,三个王者带一个青铜,经过这两個多月的突击上分,他大概已经晋升白银了……

赵祯收拢思绪,开口道:“吕阁老这一策,可称的上‘清浊杂用’,当真是让朕大开眼界。只是一旦启用此等策略,朝堂上不免要演化成两党相争的局面,还是需要慎重考虑。”

吕夷简点头道:“官家所言极是,此策有伤天和,非必要,能不用便不用,官家施政用人,还是应该以选用贤良为主。”

赵祯点了点头,看向李谘,开口道:“不知李阁老对于贪污定罪,有何建议?”

李谘拱手一礼:“官家,方才张阁老和吕阁老说的已经够多了,臣没有什么新的建议献给官家。”

“臣以为,定贪污之罪,应当规定具体数额,如此方能有数可依。”

“那李阁老认为,贪污多少钱应当处罚?”

“百姓辛苦劳作一年所得,官员不费吹灰之力便可侵占,若不处罚,则生民怨。因此臣认为,当以一户中人之家一年的收入作为贪污罪的入罪门槛为宜。”

“我朝一户百姓,其名下所占土地达100亩,便可称得上中人之家,以一亩土地产出一石粮食,作价600钱计算,其一年的收成为6万钱,除去一家五口的衣食开销,其家每年所剩不过3万钱。”

“因此,臣以为,3万钱作为官员贪污的入罪数额,较为合理。”

赵祯问道:“以30贯作为入罪额,是否有些太少了?贪污者岂不是轻而易举便能触到?”

张耆提醒道:“官家,臣觉得李阁老的建议有理有据,倒有可取之处,30贯数额虽低,却可将官员心底的贪污之线拔至极高。”

“以新订的俸禄制计算,从九品官员的月俸为10贯,官员三个月就能得到30贯,走正道就能得到的钱数,何必走邪路?未曾贪污过的官员会认为不值当,从而在抵抗诱惑时多一道缰绳勒之。”

赵祯点头:“这么说也有道理,那该给予何等处罚?”

李谘继续说道:“官员第一次使用权力贪污,数额又不是特别巨大,官家当以小惩大诫为主,导其悬崖勒马,给他一个改过的机会。”

“因此臣建议,罚其偿还赃款,并免去差遣,令其归家赋闲,三年内不得起复便是。”

赵祯点了点头:“这个处罚倒还可以,毕竟是第一次贪污,给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倒也说得过去。”

“那再多或再犯呢,又要如何处罚?”

李谘拱手道:“臣觉得,30贯只是个告诫,算不上惩罚,真正需要惩罚的,是那些贪污数额巨大的官,尤其是那些挪用赈灾钱款的,更是应该严惩。”

“臣建议:单次或累计贪赃达200贯以上,革去其‘官职、差遣、出身’等一切功名;贪赃800贯以上,与其相关的荫补、举荐者一并革去功名;贪赃1500贯以上,抄家灭门,家属举报可免死;贪赃3000贯以上,可适用非刑。”

张耆点头,吕夷简皱眉:“李阁老此法是否过于严酷?尤其后两条,所谓祸不及家人,以贪污为名籍家灭族,怕是不妥。”

李谘不慌不忙的解释道:“官员贪污1000贯以上,其所得所用不可能全家无一人知晓,既然享用了脏钱,就要承担后果。况且我也给了机会,只要能悬崖勒马,及时举报,就可以免死。”

“总不能享用脏钱的时候一声不吭,事发了还一声不吭吧?如此不配合,杀之有何不可?”

“依吕阁老所言,只死贪官一人,就能让全家过上声色犬马、穷奢极欲的生活,事发了家人也没有任何处罚,我相信,如此定制,贪官会很乐意牺牲自己。”

吕夷简还想再辩,赵祯开口道:“朕觉得李阁老说的有道理。”

返回